
遴柬。谓吝啬。《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元年》:“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徒设虚言,则厚德掩息,吝简布章,非所以示化劝后也。” 胡三省 注:“吝,靳也。简,略也。”按,《汉书·高帝高后文功臣表序》作“遴柬”。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柬,古简字。简,少也。言今难行封,则得继絶者少。’遴读与吝同。” 王先谦 补注:“遴柬即吝嗇简略之谓。”
“吝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吝简”意为吝啬、小气,指对财物或资源过分爱惜、不愿付出的态度。该词由“吝”与“简”二字组合而成:
该词最早见于《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元年》:“厚德掩息,吝简布章”,胡三省注:“吝,靳也;简,略也”。在《汉书·高帝高后文功臣表序》中写作“遴柬”,颜师古引晋灼注:“简,少也,言难行封则继绝者少”。
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吝简”,但“吝”仍保留在“吝啬”“不吝赐教”等词汇中,而“简”多指简化或书信(如“书简”)。
提示:若需查阅完整古籍原文或注释,可参考《资治通鉴》《汉书》相关章节。
吝简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吝啬、小气,不舍得给予别人。形容一个人贪婪、自私,缺乏慷慨大度的品质。
吝简由吅和吅两个部首组成,总共包含了6个笔画。
吝简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这本古代汉字字典中,是古代文人学者对这个词的拆解和解释。
在繁体字中,吝简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不会有变化。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吝简的形状与现代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基本保持一致。具体的差异在于部分笔画的书写方式和一些细节的变化。
1. 他一向吝简,不愿意花钱请客。
2. 这个人太吝简了,从不肯施舍一点儿。
3. 不要学那些吝简的人,要善于与人分享。
吝酸、吝啬、吝难、吝啬鬼、简单、简易、简陋、简洁
吝啬、吝啬鬼、小气、守财奴、悭吝
大方、慷慨、豪爽、慷慨解囊、大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