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爱妾换马》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解题》:“《爱妾换马》,旧説 淮南王 所作,疑 淮南王 即 刘安 也。古辞今不传。”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 后魏 曹彰 ,性倜儻,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 彰 白:‘余有美妾可换,唯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 彰 逐换之。”后以“骏马换小妾”、“骏马换倾城”形容人的风流豪放。 唐 李白 《襄阳歌》:“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宋 苏轼 《次韵许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坐看飞鸿迎使节,归来骏马换倾城。”
“骏马换小妾”是一个源自古代文学典故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一定差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解释:
典故来源
该成语最早见于《乐府诗集·爱妾换马》的题解,传说为汉代淮南王刘安所作()。故事原型可能源自后魏曹彰用美妾换骏马的事迹:曹彰因爱马,提出以美妾交换他人珍爱的骏马,展现了其风流倜傥的性格。
文学化用
唐代李白在《襄阳歌》中写下“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借典故表现豪放洒脱的生活态度。
原意(中性/褒义)
形容人风流不羁、不拘小节,常与豁达或倜傥的性情关联。例如李白诗中以此展现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引申义(现代贬义)
现代用法中可能衍生出“以优换劣”的比喻,指用珍贵之物换取次等品,暗含不明智的取舍()。但此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骏马换小妾》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人拿宝贵的东西来交换或换取不当的利益。比喻为了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好处而牺牲了重要的东西。
《骏马换小妾》可拆分为:
骏(馬/马):部首马,总笔画数19
马(馬/马):部首马,总笔画数3
换(換):部首扌,总笔画数9
小(⺌/⺍):部首小,总笔画数3
妾:部首女,总笔画数8
《骏马换小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在第三十一回的“金马奖名句长短句”里有这样一句话:“他们不过骏马换小妾,以为我不知道。”这句话意指别人以为能用贵重的东西来换取不当的利益,却不知被人看穿了,从而引申出这个成语。
繁體字中的《駿馬換小妾》与简体字写法一致。
古时汉字与现代汉字有一些不同,以《駿馬換小妾》为例,古时候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除了书写风格外,部分字的形态可能也会有所差异。
这个成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使用。以下是一个例句:
他不顾家人的劝告,为了换取一点微薄的好处,骑着骏马换了个小妾。
组词:骏马、小妾、换位思考、流于形式
近义词:骏马换驴、贪小便宜、得不偿失
反义词:识大体,权衡利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