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湖列岛是中国台湾省管辖的群岛,位于台湾海峡中段,具有重要地理和战略意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组成与面积
澎湖列岛由64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26.9平方公里。主要岛屿包括澎湖本岛、渔翁岛和白沙岛,其中澎湖本岛与白沙岛通过长堤相连,白沙岛与渔翁岛之间建有跨海大桥,形成天然良港。大部分岛屿为玄武岩构造,地势低平,最高点猫屿海拔79米。
地理位置
群岛北望马祖群岛,西距福建晋江仅140公里,东距台湾本岛约45公里,扼守台湾海峡中枢,被称为“东南锁匙”。
早期开发与归属
澎湖的开发可追溯至秦汉,宋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明清时期,郑成功和施琅均以澎湖为跳板收复台湾。
近现代行政设置
1946年台湾光复后设立澎湖县。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将其视为台湾本岛的第一道军事屏障,部署重兵。
军事地位
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现仍驻有军队,设有一线、二线防御阵地。其位置对控制台湾海峡航线至关重要。
经济与旅游
渔业资源丰富,盛产珊瑚礁鱼类。旅游业以“澎湖渔火”(清代台湾八景之一)和古迹著称,如天后宫(台湾最古老妈祖庙)、西屿炮台等。
澎湖列岛不仅是地理要冲,更是历史、军事与文化的交汇点。其主权归属中国,现为台湾省实际管辖,两岸共同的历史渊源使其在文化交流中具有特殊意义。
澎湖列岛是指位于台湾海峡中的一个群岛,由119个岛屿组成,是台湾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澎湖列岛是台湾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以其优美的海滩、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迷人的自然风光闻名。
澎湖列岛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氵”(三点水)和“山”(山字旁),其中“氵”表示与水有关,而“山”则代表山岛。这个词共有13个笔画。
“澎湖”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汉书·地理志》中,其来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澎湖的海浪波涛起伏,声势浩大,所以得名“澎湖”;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北港溪、南港溪和永老渠的汇集,形成水流澎湖,也就是水势汹涌的意思。
澎湖列岛的繁体字为「澎湖列島」。
在古时候,《广韵》中澎湖列岛的名称为「澎薄」,表示水流汹涌、杂乱。
我们计划明年夏天去澎湖列岛度假。
澎湖县、澎湖海域、澎湖渔民、澎湖风景
澎湃群岛
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