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统治国家。《孔子家语·六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 汉 王充 《论衡·答佞》:“然而居国有土之君,曷为常有邪佞之臣与常有欺惑之患?”
(2).指所统治之国。《史记·吴王濞列传》:“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
(3).指定居之部族或国家。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凡人羣进化之公例,必由行国进而为居国,由渔猎进而为畜牧,由畜牧进而为耕桑。”
“居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释:
统治国家
指治理或掌管国家政权,强调对国家的管理权。例如《孔子家语·六本》中提到“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汉王充《论衡·答佞》也提到“居国有土之君”。
所统治的国家
指被君主或政权实际控制的疆域或国家实体。如《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
定居的部族或国家
与游牧民族相对,指以固定地域为生活基础的群体或政权。梁启超在论述社会进化时提到“由行国进而为居国”,即从游牧转为定居形态。
补充说明
该词在古诗文中亦有出现,如《诗经·殷武》中“维女荆楚,居国南乡”,宋代李曾伯诗中“一意人才进,平居国事忧”等,均体现了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居国(jū guó)是一个中国汉字词汇,由两个部首组成——尸部和至部,总共包含12个笔画。(注:部首是汉字中具有一定意义和功能的组成部分,笔画是用笔划出字形的基本单元。)
居国一词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左传·襄公十二年》中的记载。在古代,《国》指的是一片疆土,属于一国之内,而《居》则表示居住、栖身的意思。所以,《居国》的本义是指居住在自己的国家。
在繁体字中,居国的写法保持不变,即「居國」。
在古代汉字中,「居」的写法较为简短,采用和现代略有不同的字形。而「国」的字形则比较接近现代写法。
1.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居国为民。
2. 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怀着报效国家的心情,决心回归居国。
居民、居住、居所、居处、居留。
定居、安居、居住。
迁徙、流亡、离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