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道路断绝之险地。2.极边远地区。
1.指道路断绝之险地。《文选·枚乘<七发>》:“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絶区兮临迴溪。” 李周翰 注:“絶区,谓危絶之地。”
2.极边远地区。 南朝 宋 颜延之 《白鹦鹉赋》:“有白鸚鵡焉,被素履玄,性温言达,九译絶区,作玩天府。”
“絶区”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释义:
指道路断绝的险地
该含义强调地理环境的险峻或交通阻隔。例如,《文选·枚乘<七发>》中提及“依絶区兮临迴溪”,李周翰注解为“危絶之地”。这类用法多用于描述难以通行的区域,如悬崖、深谷等自然屏障。
极边远地区
指远离中原或文化中心的偏远地带。南朝宋颜延之《白鹦鹉赋》中“九译絶区”即用此意,形容白鹦鹉来自需要通过多重翻译的遥远地域。这一释义常与古代对边疆或异域的描写相关。
补充说明
以上释义综合了古代文献用例及权威词典解释。
絶区 (jié qū) 是一个汉语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絶 (jié) 和 区 (qū)。
絶区的拆分部首是绝 (绊字边/缺损部) 和 区 (邑字旁)。
絶区共有7个笔画,其中絶为4个笔画,区为3个笔画。
絶区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献。它常用于形容一些地点或者区域,意思是极为荒凉、贫瘠或者缺乏资源。
絶区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絕區。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作为现代汉字的简化字,绝区的古代写法略有不同,但其基本字形和意义并未改变。
以下是一个使用絶区的例句:“这个地方曾经是战争后的絶区,现在已经恢复了生机。”。
以下是一些与絶区相关的组词:
以下是一些与絶区相关的近义词:
以下是一些与絶区相关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