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句度的意思、句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句度的解释

犹句读。《晋书·乐志上》:“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 唐 皇甫湜 《答李生第二书》:“书字未识偏傍,高谈 稷 契 ;读书未知句度,下视 服 郑 。” 章炳麟 《文学说例》:“有韵之文,或以数字成句度,不可增损。”参见“ 句读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句度(jù dù)是汉语古语词,现多称“句读”(jù dòu),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是理解古文语义和节奏的基础单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语言停顿标记

    “句”指语意完整的终止处(大停顿),“度”(同“读”)指语意未尽的短暂停顿(小停顿)。古人读书时,通过标记“句”和“度”划分文意层次,辅助诵读理解。例如《宋史·何基传》记载:“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

  2. 音乐与文辞的节律

    在韵文或骈文中,“句度”引申为音律节奏的划分。如《文心雕龙·章句》强调:“裁文匠笔,篇有大小;离章合句,调有缓急。” 句度的合理运用直接影响文本的韵律美感。

二、字义溯源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文心雕龙译注》(中华书局)
  4. 《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句度”是古代汉语中用于标记文章停顿的术语,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文章中语意完整或需停顿的节点。根据,古人将语意完整的停顿称为“句”,语意未完整但需稍停的称为“读(dòu)”,书面上用圈(句号)和点(逗号)标记。例如唐代皇甫湜提到“读书未知句度”即强调把握文意停顿的重要性。

二、与“句读”的关系 该词常与“句读”互通,如引《晋书·乐志上》记载古辞因“句度”难懂而失传,章炳麟在《文学说例》中也用“句度”代指诗歌韵律的固定停顿格式。

三、应用场景

  1. 古文教学:唐代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强调“句度短长之数”是诗歌声韵的基础规则。
  2. 文献考据:提到古代乐府因年代久远,时人已无法理解其原始句度划分。

四、历史演变 早期主要用于韵文(如乐府),后扩展至散文。现代汉语已用标点符号系统取代传统句度标记法,但该概念仍用于古籍研究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碍手包探贝饰插汉长恸超奇酲梦陈奏赤铁主义爞融冲衞龊灯村拗肺动脉浮辞高原期贵欲轨躅国术好色禾役宏茂拣刺降民机谟经堂景状刳精鉥心賫赐劳联产联连通器梨肉楼帐乱杂率实蛮府毛翎密葺葺靡润男高音铍鍼泼烟花荣羡撒枯扫榻以待伤疻山埜笙暖神工鬼斧事宜属稿私宴叹愤桃花汛威法窝鲁朵汙淖五云毫瑕秽向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