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诲音的意思、诲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诲音的解释

教导的话。 宋 苏轼 《回答馆职启》:“某方此赐环,遽承枉驾,沐诲音之已厚,愧驰謁之未遑。” 元 王恽 《汴梁路城隍庙记》:“ 景礼 临终貽属 妙明 曰:‘汝等祗严修洁,善守庙祊,毋负 刘侯 付托。’ 妙明 唯曰:‘敢不敬承诲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诲音"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指教导、教诲的话语或声音。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诲音"指教导、劝诫的言辞或声音。"诲"意为教导(如"诲人不倦"),"音"指声音或话语,合指通过言语进行的教育引导。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2. 语境中的延伸

    在古籍中常与"德音"(善言)或"箴规"(规劝)并用,强调言语的教化功能。例如《诗经》中"诲尔谆谆"(反复教导),体现谆谆告诫之意。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字源与结构


三、经典用例

  1. 《诗经·大雅·抑》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形容教诲者言辞恳切,听者却漠然无视。

    来源:《诗经译注》(周振甫译注)

  2. 唐代诗文

    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诲音不倦,师道以光",赞颂师者教诲不倦的美德。

    来源:《全唐诗》


四、现代使用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诲音"多用于书面语或学术语境,如古典文学研究、文言文教学,或作为修辞手法(如"先贤诲音犹在耳")。其近义词包括"教诲""训诲",但更具文言语感。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五、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
  4. 《诗经译注》(中华书局)
  5. 《全唐诗》(中华书局点校本)

(注:因部分古籍原典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诲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教导的话,常用于书面表达,强调对他人的教诲或指引。拼音为huì yīn,注音符号为ㄏㄨㄟˋ ㄧㄣ。

  2. 出处与例句

    • 宋代苏轼在《回答馆职启》中写道:“沐诲音之已厚,愧驰謁之未遑”,表达对他人教导的感激。
    • 元代王恽的《汴梁路城隍庙记》提到“敢不敬承诲音”,体现对教诲的恭敬态度。
  3. 应用场景
    多用于正式或文学语境,如书信、碑文等,表示对他人的教导或劝诫的尊称。例如在教育或学术讨论中,可引用“诲音”强调传承知识的重要性。

  4. 注意区分
    需与“诲言”等近义词区分,后者更侧重“劝告的话语”,而“诲音”更强调教导本身的内容与意义。

  5. 综合说明
    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籍或仿古文体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苏轼、王恽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鲍里斯·戈东诺夫八姨背阴儿匾短残货长欷瞠目结舌称雄车遥遥创痏畜仁慈恻大獃大明宫稻田衣独占鳌头反接斐然向风负功拂激高掇鬲蔽共和和答河梁华荐浑庾护叶戋夫焦思苦虑界稻静息旧文裤腿六耳不通谋露覆谩约迷暗面缚舆榇弥侈难荫生洽览庆拜七众劝教犬马之报阙薄软茵襦帼删定官食品水丑木崧岳缩祭套滙同义字香箧香烛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