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澄心堂纸的意思、澄心堂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澄心堂纸的解释

南唐 后主 李煜 所造的一种细薄光润的纸,以 澄心堂 得名。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余家尝得 南唐后主 澄心堂纸, 曼卿 为余以此纸书其《筹笔驛》诗。” 元 费著 《笺纸谱》:“澄心堂纸,取 李氏 澄心堂 样製也,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絶者。”亦省称“ 澄心纸 ”。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澄心纸》:“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徐熙 画花果,多在澄心纸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澄心堂纸”是中国古代南唐时期(约10世纪)出现的一种顶级手工纸,属于宫廷御用纸,也是南唐文房三宝之一。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一、词义与起源

  1. 基本含义
    指南唐宫廷特制的高级纸张,因产于皇宫藏书处“澄心堂”而得名。据《徽州府志》记载,其制作始于南唐,以安徽黟县、歙州(今黄山地区)为产地。

  2. 得名由来
    南唐后主李煜重视造纸工艺,特设“澄心堂”作为皇家藏书和造纸场所,此处精制的纸张遂以“澄心堂纸”命名。


二、特点与工艺

  1. 物理特性

    • 质地:细薄光润如卵膜,坚韧如玉,可制成长达50尺的匀薄纸幅。
    • 功能:吸墨性强且不易晕染,表面光滑适合作书画。
  2. 历史评价
    被公认为“中国造纸史上最好的纸”,与李廷珪墨、端溪砚并称南唐文房三宝。


三、文化影响

宋代文人如欧阳修、梅尧臣曾赋诗赞美澄心堂纸,清代仍有仿制。其工艺对后世宣纸等名纸发展有深远影响。

四、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澄心堂纸”被引申为形容“心地纯净无私”的成语,但此用法较少见,主流含义仍指向纸张本身。

网络扩展解释二

澄心堂纸是一种特殊品牌的纸张,常用于书法、绘画和文房四宝。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制作纸张的工作室或商店。它可以拆分为三个部首,分别是水、月、页。共有15笔画,包括水的4画,月的4画,页的7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使用手工制作纸张。澄心堂纸这个词通过传承和发展而来,成为了一个特定品牌的代名词。 澄心堂纸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澄心堂紙」。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它们可能是以不同的形态和笔画书写的,因为汉字的演变和规范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以下是一个例句:我用澄心堂纸写了一首诗。 有关的组词包括纸张、书法、绘画、文房四宝等。 澄心堂纸的近义词可能是其他品牌的纸张,例如宣纸或者宫纸。反义词可能是电子纸或者塑料纸等其他非传统纸张材料。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