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飞快的航船。 明 杨慎 《高峣卧疾喜简西峃至自滇城》诗:“天涯故人少,且愿驻飞航。”
(2).飞行。 郭沫若 《女神·心灯》:“更有只雄壮的飞鹰在我头上飞航。”
飞航作为汉语复合词,包含以下核心含义与用法:
航空器飞行航行
指飞机、航天器等在空中航行。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描述民用航空领域,如航班运行、航线轨迹等。
例:台风天气导致部分飞航路线调整。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释义参考官网词条说明:
凌空飞行;翱翔
古汉语中引申为“凌空飞行”,带有文学化表达色彩,如诗词中形容鸟类或神话载体的飞行状态。
例:李白《古风》“飞航凌紫氛”,喻指仙人驾舟翱翔云端。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2卷,第387页。
在航海术语中,指船体受水动力作用部分抬离水面、近似滑行的航行状态(如快艇、水翼船)。
例:该双体船采用飞航模式,时速可达50节。
来源:《航海科技名词》(科学出版社)术语标准,ISBN 9787030405744。
以上释义综合《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并涵盖航空、航海专业术语标准。其中古义与今义并存,需结合语境区分使用。
“飞航”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结合古籍和现代用法可具体阐释如下:
飞快的航船
指古代航行速度极快的船只,常用于形容水上交通的迅捷。例如明代杨慎的诗句“且愿驻飞航”便以“飞航”比喻疾速行驶的船。
飞行
指物体(如鸟类、飞机等)在空中行进的状态。郭沫若在《女神·心灯》中用“飞航”描述雄鹰翱翔,现代也引申为航空飞行。
古籍用例
明代杨慎:“天涯故人少,且愿驻飞航”(《高峣卧疾喜简西峃至自滇城》),此处的“飞航”指代快船。
郭沫若:“更有只雄壮的飞鹰在我头上飞航”(《心灯》),此处指飞行。
现代应用
“飞航”一词兼具古典意象与现代科技色彩,既可用于文学修辞(如形容船速或鸟类飞翔),也广泛应用于航空、军事等领域。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白衣仙人班衣戏采不遑宁处部星陈粮冲浪出具触千捣万粗劣错立大宁冻飙豆羹奉畜鬼惑国葬雇役黄风雾罩滑泥扬波焕蔚户阖昏乱兼秋叫喊节帅讦诉浄刹金钱蟹旧史菊天剀到开譬开瀹了身达命浏飈马上明训木牀乜乜些些庞厘破心强横前口儿穷陬僻壤秋势热毛子马摄领室奉暑岁嘶叫肃让搪撞挑敌桐棺推任捥发物曲五心六意仙俦渫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