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稽留的意思、稽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稽留的解释

[delay] 停留;迁延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史记·滑稽列传》

因事稽留,未能如期南下

详细解释

(1).延迟;停留。《墨子·号令》:“传言者十步一人,稽留言及乏传者断。”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稽留谓不以时上闻。”《史记·龟策列传》:“还徧九州,未尝愧辱,无所稽留。”《周书·武帝纪上》:“以时嫁娶,务从节俭,勿为财币稽留。”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事有稽留则奈何?”

(2). 周 代狱名。《太平御览》卷六6*四三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夏 曰念室, 殷 曰动止, 周 曰稽留, 三代 之异名也。又狴犴者,亦狱别名。”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稽留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稽留是汉语中具有多重语义的复合动词,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四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层面 《汉语大词典》指出稽留最初指"停留、逗留",如《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后,仍"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此处的"废居"即含有稽留之意,指商人在某地停留经营。

二、法律术语层面 在秦汉法制体系中,稽留特指官吏违反时限规定的渎职行为。《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汉代《二年律令》规定"稽留天子诏书"将受严惩,此法律概念延续至唐代《唐律疏议》中仍有"稽缓制书"罪名。

三、医学文献层面 《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此处指气血运行受阻的病机,后引申为病理产物的滞留。《诸病源候论》更明确将"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称为"水毒稽留"。

四、公文处理层面 《唐六典·尚书都省》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此制度对文书稽留作出明确时限规范,宋代《庆元条法事类》更将"稽缓文书"细分为四等处罚。

网络扩展解释

“稽留”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停留/拖延
    指因故未能及时离开或继续,常见于书面语。例如“因事稽留,未能如期南下”。
    • 古籍例证:
      《墨子·号令》提到“稽留言及乏传者断”,指未及时上报信息;《史记》中“行酒稽留”描述宴饮时停留的场景。

二、历史与古籍中的特殊用法

  1. 周代监狱名称
    据《博物志》记载,周代称监狱为“稽留”,与夏商狱名并列。

三、医学领域应用

  1. 医学术语
    • 稽留流产:指胚胎死亡后滞留宫腔未排出,需药物或手术干预。
    • 发热类型:如“稽留热”,指体温持续高位且波动小(如伤寒)。

四、其他延伸

  1. 字形与读音
    “稽”读作jī,本义含“停留、考核”之意(如“稽查”);另读qǐ,用于“稽首”(叩头礼)。


“稽留”既可表物理停留(日常与古籍),也用于医学病理描述,另有历史专名。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百叶红鲍螺北至编创鄙悰播布承载驰猎尺山寸水貙刘顿厄躲清闲二溟费想飞绡佛教格班诡冒轨容酣饫化人场徽车检奸矜独竟体进士科进酌蠲理龛庙孔聃陆通歌凤緑房卖眼瞀惑毛样面如死灰暝色内绝秾福暖屋旁车破落汗清视弃日遒尽惹祻塞人少年子诗肠世讲式型水晶説谎贪惼鋈铣瞎吵八嚷乡关象黄显庸笑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