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失名的意思、失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失名的解释

(1).丧失名节。 明 陈子龙 《<七录斋集>序》:“其他苦(萎)靡不振,或失名亏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谢芗泉》:“失官之患,不过一身;失名之患,致传千古矣。”

(2).指名场失利。 唐 孟郊 《长安羁旅行》:“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失名"是汉语中具有复合结构的动词性短语,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权威解析:

  1. 词性分解与字源溯源 "失"在《说文解字》中释作"纵也,从手乙声",本义指物体脱离掌控,《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将其引申为"失去、丧失";"名"在甲骨文中作"口+夕"会意,原指夜间自报氏族称谓的行为,《汉字源流》(中华书局,2018)考证其发展出"名称、名誉"双重含义。

  2. 语义场域解析 该词存在三个主要使用场景:

  1. 历时演变特征 据《近代汉语词典》(语文出版社,2016)考订,唐宋时期该词使用频率达到峰值,多与科举制度相关,如《唐摭言》记载举子"失名落第"案例。明清时期语义逐渐泛化,在《红楼梦》第五回出现"金簪雪里埋,玉带失名骸"的诗谶。

  2. 语用规范辨析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特别指出其与"佚名"的本质区别:"失名"强调主动或被动丧失名称的过程,而"佚名"特指创作者身份信息的历史性缺失。在公文写作中,需注意避免混淆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失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丧失名节
    指因行为不当或遭遇变故导致名誉受损。例如:

    • 明代陈子龙在《<七录斋集>序》中提到“失名亏身”,强调名节的重要性。
    • 清代昭槤在《啸亭杂录》中写道:“失名之患,致传千古矣”,说明失名对个人声誉的长远影响。
  2. 名场失利
    特指科举考试或功名追求中的失败。例如:

    • 唐代孟郊《长安羁旅行》中“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反映了古代文人名场失意后的境遇。
    • 宋代刘克庄诗句“尚恐公污我,何妨史失名”,也隐含对功名得失的感慨。

二、其他补充

三、例句参考

  1. 林语堂:“我们最重要的不是计较得与失、名与利,而是快乐度日。”
  2. 《公务员服务法》第五条:“公务员不得有损失名誉之行为。”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献(如《长安羁旅行》)。

别人正在浏览...

暗门柏马拜台饱扬陂障剥极卜课懆懆长须馋涎超短裙成约辰牡踌躇不前当路君防护玻璃繁露返朴风景谈汾射抚躬隔断勾串鼓忭贵弟归真和而不同河涸海干后涂解铺极法蕨菜决命争首军具鲁室冒礼瞑光摩敦曩叶逆子贼臣赔饷飘暴俜停妾妇跂行喙息沈极释家饰履施人税吏宋儒拓印啼唤僮御外军窝窝凹凹无甔石小考小暑逍遥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