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睠言”。回顾貌。言,词尾。《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引作“眷焉”。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隋书·高祖纪上》:“眷言诚节,实有可嘉,宜超恒赏,用沮劝。” 明 夏完淳 《六君咏·祁中丞》:“睠言从 彭咸 ,乘风驾縹緲。”
“眷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详细记载,综合搜索结果解释如下:
“眷言”意为回顾、怀念的样子,其中“言”是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例如《诗经·小雅·大东》中“睠言顾之,潸焉出涕”即表达回首往事而感伤流泪的意象。
单字解析
组合含义
二字结合后,“眷言”强调“眷”的回顾、怀念之意,常见于古代诗文表达对故土、往事的追忆。
多用于古典文学或正式文体,常见于:
“眷言”的核心含义是“回顾、怀念”,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情感色彩。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研究古籍或文学创作时引用。
眷言是一个汉语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眷和言。
眷的部首是目(目字旁),笔画数为11划。言的部首是言(讠字旁),笔画数为7划。
来源:眷言二字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孝安童传》中,用来形容孝顺顶礼膜拜的孩童,表示孩子对家长的亲切言辞和殷切关怀。
繁体字:眷言的繁体字为眷言,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时候眷言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代,眷言的“言”字没有左边的“讠”旁,而是由“首”和“言”组成。
例句:他对父母的眷言让人感动不已。
组词:亲眷、眷属、眷恋、眷念。
近义词:关切、挂念。
反义词:冷漠、疏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