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绢素的意思、绢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绢素的解释

未曾染色的白绢。 唐 杜甫 《丹青引》:“詔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新唐书·裴行俭传》:“ 行俭 工草隶,名家。帝尝以绢素詔写《文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绢素"一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书面化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未经漂染的本色白绢。具体释义如下:

  1. 本义:

    • 绢:指用生丝(未经精练脱胶的蚕丝)织成的平纹丝织物,质地轻薄但坚韧。
    • 素:本义指未经染色的白色生帛,引申指白色、本色、未加修饰。
    • 绢素:合指未经染色、保持丝帛天然本色的白色生绢。这是其最基础的含义。
  2. 引申义与用途:

    • 由于绢素质地细密、表面平滑、吸墨性好且色泽洁白,它成为中国古代书画创作和装裱的重要载体材料。因此,“绢素”常被用来泛指供书画创作使用的白色丝绢,或直接代指书画作品本身。例如古人说“挥毫落纸如云烟,名迹留传绢素间”。
    • 在文学或艺术评论中,“绢素”有时也用来象征纯洁、素雅或作为艺术表现的纯净背景。

权威性参考来源:

“绢素”的核心词义是未经染色的白色生丝织物(白绢)。因其优良的特性,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书画艺术领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故常特指用于书画的白色丝绢或书画作品,并带有素雅、纯净的文化意蕴。其释义在《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中均有明确记载,并在古代书画文献中得到广泛应用印证。

网络扩展解释

“绢素”是汉语词汇,指未经染色的白绢,主要用于古代书画创作。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绢素指未经过染色的白色丝织品,质地细密平滑,是古代书写、绘画的常用材料。

  2. 主要用途
    作为书画载体,其特点包括:

    • 吸墨性强:适合笔墨晕染,常用于书法和工笔画;
    • 耐久性高:丝织材质便于长期保存,如唐代裴行俭曾奉诏在绢素上书写《文选》。
  3. 历史文献记载

    • 《新唐书》提到唐高宗以绢素赐裴行俭书写,并对其书法极为珍爱;
    • 杜甫《丹青引》中“诏谓将军拂绢素”一句,描述了宫廷画家在绢素上作画的场景;
    • 宋代苏轼在诗中提到“完取绢素充衾裯”,侧面反映其材质珍贵。
  4. 相关文化意义
    绢素不仅是实用材料,也象征高雅艺术。例如,唐代画家以绢素创作宫廷画作,宋代文人则将其与诗词结合,体现文化意趣。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书画实例,可参考《新唐书》或杜甫、苏轼的相关诗作。

别人正在浏览...

巴嗒白娘子暴集本号避居伯余不费之惠沧耳残货拆东补西刺挠等歇砥行磨名敦故朵儿别杜如晦恶言詈辞放射性元素甘言美语官计孤超跪下谷蠡孤山寺黑帝蠖略互为因果浇淳饥仓九叩礼恐灼釦墀窟窍纍囚赁值六计流言飞文六月霜马歇尔计划拗律排灌陪宴蹊蹭如恐不及弱民濡泄三月三日生活制度始初石溜衰莽思至送问岁醪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通习问知纤丽小视孝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