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初等教育的意思、初等教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初等教育的解释

最初阶段的教育。自 西周 起,各代官学、私学所设的小学、书馆、蒙馆,都是儿童受初等教育的学校。我国近代初等教育的体制,确立于 清 光绪 二十八年(1902年)。其后学制迭有变更,以四二制(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二年)实施最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在汉语词典及教育学领域中,指国家教育体系中最基础、面向儿童实施的系统性学校教育阶段。其核心含义与特征如下:

  1. 基础性教育阶段

    指个体接受正式学校教育的起始环节,主要任务是为儿童奠定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和道德品质的基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对少年儿童实施的全日制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聚焦读写算能力、科学常识、社会认知等通识素养的培养。

  2. 法定义务教育核心构成

    依据中国《义务教育法》,初等教育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起始部分(通常涵盖小学1-6年级),具有强制性和普惠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 学龄儿童身心发展关键期

    针对6-12岁儿童认知发展规律设计课程内容,注重直观教学与兴趣引导。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指出,此阶段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教育需通过具象活动促进逻辑思维萌芽。

  4. 国际通行的教育分层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中,将初等教育(Primary Education)定位为“奠定终身学习基础的第一阶段”,全球多数国家学制为5-6年。

权威来源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初等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通常指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具有以下核心特点及内涵:

1. 定义与定位
初等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第一级教育,是全民普及的基础教育阶段,一般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在中国,它对应小学教育,主要面向6-12岁儿童,学制通常为6年。

2. 核心特点

3. 实施形式
除普通小学外,还包括成人初等教育(如工农速成学校、业余学校)。部分国家将学前教育与小学合并为初等教育阶段。

4. 国际差异
不同国家的初等教育起始年龄、学制存在差异,但普遍强调全民基础素质培养。例如,中国小学课程包含自然、历史等科目,而其他国家可能侧重本土化内容。

如需进一步了解各国具体学制或课程设置,可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报告或各国教育法规。

别人正在浏览...

捱光暗投柏树洞避贤驿餐霞饮瀣炽焰刺口淡蒙蒙遁天妄行多重人格废格風戒分张给散怪慑汩丧红岩后患花腊搽滑托蝴蝶泉酱缸疆疆检检搅搜稽殿鲸骞兢惕金翼久别决履俊音膫儿瞭风憀栗密挤母老虎女色排次排雾蟠龙踞虎蓬头跣足薲草品郎畦夫期集所庆生驱迫人日鸟设意赎命四钵缩迹台秤堂个天眼开吞舌文献之家呜嘬咸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