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袍甲的意思、袍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袍甲的解释

战袍和铠甲。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一志努力门》:“著弘誓鎧胄,被忍辱袍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袍甲"是汉语中用于描述古代将士战服体系的复合词,需从构词法和历史语义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素分解 "袍"指代长及膝盖的外穿衣物,《说文解字》释为"襺也",段玉裁注"衣之有表里者也"。甲则特指金属或皮革制成的防护装备,《释名·释兵》载"甲,似物有孚甲以自御也"。

二、军事史语境 在实战系统中,"袍甲"代表由布质战袍与金属护具组成的复合装束。宋代《武经总要》记载将士"内着绢甲,外罩战袍"的着装次序,形成"柔防箭镞,刚御刀戟"的防御体系。明代《兵录》更详细区分"棉甲袍""锁子甲"等二十余种具体形制。

三、文化意象延伸 该词在文学作品中衍生出"同袍同甲"的象征意义,如《全唐诗》中"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等诗句,将袍甲作为军人身份的共同标识。

主要参考资料: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校勘本)
  2. 刘熙《释名》(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3. 曾公亮《武经总要》(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
  4. 彭大翼《山堂肆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网络扩展解释

“袍甲”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解释如下:

1.基本词义

“袍甲”指战袍和铠甲的组合,是古代士兵作战时穿戴的防护装备与衣物。其中,“袍”为长外衣,多用于御寒或象征身份;“甲”即铠甲,用于防御武器攻击。

2.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齐萧子良的《净住子·一志努力门》:“著弘誓鎧胄,被忍辱袍甲。”此句以“袍甲”象征精神层面的坚韧与防护,将实际装备引申为修行者的意志力。

3.结构与用法

4.相关扩展

现代语境中,“袍甲”一词已不常用,但在历史文献、古风文学或成语(如“擐甲披袍”)中仍有体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成语案例,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百凤拔树寻根别枝比肩兽残悴耻疚舂簸词锋蚪蝌讹杂服辂蝠蛇更衣曲攻研观音手管制轨训华不再扬歡跃画轴忽的隳突火龙黼黻截火金贝金鼙宽通凉榻龙野麦人迈志毛窍母临南蛮鴂舌牛头不对马嘴的出处浓抹淡妆槃桓痞块髚袖气冲牛斗麒麟客缺水人样虾蛆人影儿省释十个光棍九个倔手串树点顺详书札斯箱松花牋天文望远镜痛杖晚境惟真污俗相态歙动析交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