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松华 ”。1.松树的花。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轻如松花落衣巾,浓似锦苔含碧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花,别名松黄……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闺品》:“‘引泉竹溜穿云入,堕粉松花遶舍香’……情致幽絶,足为女郎之秀。”
(2).指松花酒。 唐 刘长卿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诗:“玄髮他乡换, 沧州 此路遐。泝沿随桂檝,醒醉任松华。离别谁堪道,艰危更可嗟。”
(3).指松花般的黄色。《红楼梦》第二八回:“﹝ 宝玉 ﹞将自己一条松花汗巾解下来,递给 琪官 。”
(4).指松球。松子脱落时,松球上的木质鳞片张开如莲花状,故称。 宋 苏辙 《次韵毛君烧松花》之一:“茅庵纸帐学僧眠,炉爇松花取易然。” 宋 苏辙 《次韵毛君烧松花》之六:“都城争买方薪贵,却顾松花已自奢。”
(5).“ 松花蛋 ”的省称。参见“ 松花蛋 ”。
“松花”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松花”既可指自然界的松树花、松果,也可代指松花蛋、松花酒及特定颜色。需结合语境理解具体含义。如需进一步了解植物学特性,可参考;关于松花蛋制作,可查看。
《松花》可以指的是松树的花粉,也可以指的是松树上生长的花朵。
《松花》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艹(cǎo),其中木是主部首,艹是次部首。
《松花》的总笔画数为9画。
《松花》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诗中的“夜来槐花香满衣,秋千院落夜沉沉”。后来,这句诗被误传为“夜来香花满四楼”,但“香花”两字应为“槐花”,因此,人们将“槐花”改为“松花”。
《松花》的繁体字为「松花」。
古代写《松花》时,没有繁简之分,通常使用传统的楷书或行书字体,字形与现代字形基本相同。
1. 淡淡的松花香飘散在山林间。
2. 那株松树上的松花如白雾般飘落下来。
组词:松花江、松花粉、松花蛋。
近义词:松涛。
反义词:秋叶。
哀书懊心豹乔钗珥成员貙豻楚观单弦导呵洞知发繇風儀干誉耕畜光示贯金石跪倒海渎阖闭横豪焕目胡槎降红骄僻既不沙记存疾忌掎角之势空礨叩马况复匡维困蹇两次料世离剌募征格内丧懦熟怒行清器热心苦口如茨散页杀获蛇符绅冕试练适嗣首演水炮朔易束手就困田场侗侗颓敝祥荚显宦小按西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