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物象。 晋 道恒 《释驳论》:“僕曾预闻佛法冲邃,非名教所议;道风玄远,非器象所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鏤心鸟跡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縟采名矣。”
“器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具体阐释,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详细解释:
“器象”读作qì xiàng,核心含义指物象,即事物的外在形态或具体形象。该词常用于文学、哲学语境中,强调对事物表象的描绘或象征意义。
词源与文献依据
字义分解
应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创作、艺术评论或哲学讨论中,例如描述青铜鼎等器物时,既指其物理形态,也强调其象征意义(如权力、文化)。
部分资料(如)将其归类为成语,但权威文献(如、4)更倾向视为普通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典文献或学术讨论。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文心雕龙》相关研究或晋代佛学文献。
《器象》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物体外形或形象。它可以指某物的形态、外貌、模样等方面。
《器象》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器(qi4)和目(mu4)。器象的总笔画数为10画。
《器象》这个词的来源相对较早,最早可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汉字中,器象的写法是「器像」,即使用的是繁体字形。在转化为现代汉字后,写法变为《器象》。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器象》的写法是「器像」。这种写法遵循了当时的字形规范,后来在字形变迁中演化为现代的写法。
1. 这个雕刻作品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动物的器象。
2. 画家通过这幅画作,成功地捕捉到了大自然的器象。
组词:器物、器皿、器械、器具
近义词:形状、外貌、模样
反义词:虚无、无象
背水一战避迹藏时避逃仓灵惨戮称歌赤电驰响絺章饰句从心所欲担锡叨据东厕端砚咄嗟之间防驭風袖干弄后夜皇人讳名斛觫阶历精力充沛金台夕照纠戮积幼捐忿弃瑕卷头语具呈局卡克臻酷惨炼炁马勇鸟文排外漂齧凭断乾大千金剑岐径情玩秋醪权纲肉薄骨并圣水申句守学鷞鸠霜露之悲剔团圆头足愿蜕嬗瓦盆鼓谓为文章巨公香液亵御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