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極晝的意思、極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極晝的解釋

[polar day] 極圈以内的地區,每年總有一段時期太陽終日不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極晝,又稱"永晝",是指在地球南北極圈内特定區域,太陽連續24小時以上不沒入地平線的自然現象。這一術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定義為"極圈以内地區,太陽終日不落的現象"(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從地球科學角度解釋,該現象的形成與黃赤交角存在直接關聯,當地球公轉至夏至位置時,北極圈(北緯66°34′)以北區域因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形成23°26′夾角,導緻太陽直射點持續位于北半球上空(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一》)。

該現象呈現顯著的地域特征性分布,南極圈與北極圈每年各出現約半年時長的極晝期,具體表現為:

  1. 北極地區:3月21日至9月23日
  2. 南極地區:9月24日至次年3月20日 隨着緯度升高,極晝持續時間呈延長趨勢,在極點處可達連續6個月(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科普文章)。

值得關注的是,極晝現象存在嚴格的對跖性特征。當北極地區處于極晝期時,南極同緯度區域則對應出現極夜現象,這種天文對應關系源自地球自轉軸傾斜帶來的日照分布差異(來源:中國地理學會《地理學基本概念手冊》)。該現象對極地生态系統産生深遠影響,持續光照促使植物進入高速光合作用階段,同時導緻動物生物鐘調節機制發生顯著改變(來源:國家極地研究中心觀測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極晝是一種自然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别稱

極晝又稱永晝或午夜太陽,指地球南北極圈内(緯度≥66.5°)的地區,太陽連續24小時以上不落于地平線以下的現象,晝長可達24小時甚至更久。

2.成因

由地球公轉和黃赤交角(約23.5°)共同導緻。地軸傾斜方向固定,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極圈内出現晝夜極端變化。

3.出現地區與範圍變化

4.持續時間差異

緯度越高,極晝天數越多:

5.與極夜的關系

南北極極晝與極夜交替出現:北極極晝時,南極處于極夜,反之亦然。

擴展說明

極晝期間,太陽雖不落下,但高度角會變化(如正午最高、午夜最低),形成獨特的“午夜太陽”景觀,常見于挪威、冰島等北極圈國家。

别人正在浏覽...

本典不崇朝不辱使命參昴蟬組稱賞不已丞屬點首低沉定谳鵝毛脡馮岑訃車光銀子旱煙筒合金鋼恒醫滹沲火工教席京縣淨赢救颠連編累牍連嵝寮吏流鸎隆火漫士孟浩然盟言磨刀霍霍恁們倪倪煗寒嚬笑普濟堂嵌窦愆痾頃宮囚梁曲恭三谏之義森槮山邑世翁首義書帶絲行佗方天瑞調元手停凝外慕為壽文幌無柰顯轎稀不相幹謝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