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lar day] 極圈以内的地區,每年總有一段時期太陽終日不落
極晝是一種自然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極晝又稱永晝或午夜太陽,指地球南北極圈内(緯度≥66.5°)的地區,太陽連續24小時以上不落于地平線以下的現象,晝長可達24小時甚至更久。
由地球公轉和黃赤交角(約23.5°)共同導緻。地軸傾斜方向固定,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極圈内出現晝夜極端變化。
緯度越高,極晝天數越多:
南北極極晝與極夜交替出現:北極極晝時,南極處于極夜,反之亦然。
極晝期間,太陽雖不落下,但高度角會變化(如正午最高、午夜最低),形成獨特的“午夜太陽”景觀,常見于挪威、冰島等北極圈國家。
《極晝》這個詞源自于漢語,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分别是“極”和“晝”。其彙成的意思是“極地中連續24小時的白晝”。在北半球北極圈以北、南半球南極圈以南的地區,太陽在夏季連續照射,晝夜沒有明顯的分界線,這一現象被稱為“極晝”。
《極晝》的第一個字“極”,由木字旁和及字旁組成,木意味着樹木,及意味着到達,此字由5畫組成。第二個字“晝”,由日字旁和者字旁組成,日意味着太陽,者意味着持續,此字由8畫組成。
《極晝》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漢語,通過不斷的演變和使用,形成了現代漢語中的詞彙。在繁體字中,相應的寫法為“極晝”,仍然保留了詞義和結構的基本特征。
在古代,漢字的字形和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極晝》為例,古時候的寫法為“極晝”,字形相似但略有差别。
1. 在北極圈内的某些地區,夏季時可以享受到極晝的美好。
2. 在極晝中,人們的生活節奏與其他地區完全不同。
極地、極冷、極寒、晝夜、晝夜不分。
白晝、白天
極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