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集中营的意思、集中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集中营的解释

[concentration camp] 人们(如战俘、政治犯、难民或外侨)被拘留或禁闭,有时还受到身心上的虐待和侮辱的营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集中营是由政权或组织设立的拘禁设施,主要用于关押被视为威胁的特定群体,其核心特征为强制性隔离与系统性管理。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被定义为“以强制手段关押政治犯、战俘或特定族群的场所”。

从历史维度看,集中营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的殖民战争,但真正形成制度化体系的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建立的“劳动改造营”,例如奥斯维�辛集中营(数据来源:大英百科全书“纳粹集中营”条目)。这类设施以种族清洗为目的,配备毒气室与人体实验室,成为系统性屠杀的标志(参考: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官方档案)。

现代国际法中,《日内瓦公约》将类似场所定义为“非法羁押设施”,并禁止对战俘及平民实施非人道对待(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公报)。语言学角度上,“集中营”一词由“集中”与“营”构成,前者强调强制性聚集,后者源自古代军事屯驻概念,组合后词义发生贬义偏移(《汉语词源研究》2023年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集中营是历史上一种具有强制性和非人道性质的关押设施,其核心特征及演变可归纳如下:

一、定义与核心特征

  1. 基本性质
    集中营是类似监狱的大型设施,用于关押持不同政见者、敌国公民、战俘或特定种族、宗教及政治信仰群体成员,且通常以军事化管理限制人身自由。

  2. 与监狱的区别

    • 法律程序:被关押者往往未经法律审判,拘留期限不明确;
    • 关押目的:监狱用于惩罚犯罪,而集中营多出于政治或种族压迫目的。

二、历史背景与典型案例

  1. 起源争议

    • 最早的现代集中营可追溯至19世纪末英国殖民战争。1900年英军在南非建立集中营关押布尔平民,该词首次被正式使用;
    • 更早的雏形是1864年美国对纳瓦霍原住民的强制迁徙和关押。
  2. 极端化案例
    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立超1000个集中营(如达豪、奥斯维辛),系统性实施酷刑、强迫劳动和种族灭绝,关押超250万人,造成约700万人死亡。

三、现代认知与扩展含义

当代语境中,“集中营”常被引申为对特定群体实施系统性压迫的象征,例如美军关塔那摩监狱因虐囚丑闻被类比为现代集中营。但需注意,该词在学术和舆论中仍带有强烈的历史批判色彩。


参考资料: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细节,可查阅(纳粹集中营)、(英布战争背景)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巴旦伯叔保险薄葬八佾变物表侄女伯世不识大体惨黛迟重大君当梁躭好炟爚登涉得雄订编烦舛風逸负数改组高亮割炬国礼诲喻椒丘静女金镂鞍镌荡句屦骏壮客室窾郤胯下落炕霖铃砻斵篓子门生摹袭翘车轻辱擒捽趋驰日怪三妇山舆生产力生纸实例蜀阁水囊螳臂当辙剔抽秃刷通逆同心长命缕推摩外国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