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署的意思、附署的详细解释
附署的解释
犹副署。 ********* 《李烈钧原来如此》:“﹝我们﹞都应起来声讨附署这次非法命令的一般反革命分子。”
词语分解
- 附的解释 附 ù 另外加上,随带着: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
- 署的解释 署 ǔ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签名,题字:签署。署名。署字。 暂代:署理。兼署。 笔画数:; 部首:罒;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附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ù shǔ,其核心含义为“犹副署”,即在正式文件或命令中,除主签署人外,其他相关人员的辅助签署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指在公文、法律文件或行政命令中,除主要责任人的签署外,其他协同负责人或相关机构的签署。这种签署通常表示对文件内容的共同确认或责任分担。
2.语境与用法
- 历史/政治场景:如方志敏在《李烈钧原来如此》中提到的案例:“声讨附署非法命令的一般反革命分子”,这里的“附署”指对非法命令的辅助签署行为,带有负面含义。
- 法律/行政领域:常见于需多人联合签署的正式文件,如合同、政令等,体现多方责任。
3.相关延伸
- 英文翻译:可译为countersign(副署、会签)。
- 近义词:副签、会签、联署。
- 反义词:独签、主署。
4.注意事项
该词多用于正式或批判性语境,需结合具体场景理解其褒贬色彩。例如,附署合法文件是常规流程,但附署非法命令则涉及责任问题。
若需更多例句或相关词汇对比,可参考词典类网站(如沪江在线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附署(fù shǔ)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附”和“署”两个部分组成。下面是关于附署的一些细节信息:
- 来源:附署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书制度。在古代,当人们要在文书或文件上签字写名时,如果须要多人签署,那么后面的人就需要在前面的人签名之后,附加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动作就叫做附署。
- 繁体写法:附署的繁体字为「附署」,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在古代,附署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然而,绝大多数时候,附署的写法和现代写法是相同的。
- 例句:他在合同上附署了他的名字。我会在文件上附署我的签名。
- 组词:附署在一些词语中可以作为动词或名词的部分出现,如「附署名」「附署文件」等。
- 近义词:签署、署名。
- 反义词:取消署名、未署名。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