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对同的意思、对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对同的解释

旧时公文用语。谓校对及纠正讹误,使副本与正本文字相同。《明律集解附例·吏律·公式》:“若行移文书,误将军马、钱粮、刑名重事紧关字样传写失错而洗补改正者,吏典笞三十;首领官失於对同,减一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对"对同"的解释包含两层核心含义:其一指古代公文术语,特指将文件副本与正本核对相符的过程,常见于宋代以降的官方文书管理制度。如《庆元条法事类》记载"诸制书及重害文书,若祥瑞、解官、婚田、市估、狱案之类,长贰同判者,皆着押、对同",说明其在政务审核中的规范性。

其二引申为普遍意义上的核对一致,《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作"对照相同",强调通过比对达到内容统一。该用法在契约文书中尤为典型,例如元代《至正条格》中"户部照勘相同,凭准工部关对同",即要求不同部门文书内容完全吻合。

从构词法分析,"对"字取《说文解字》"应无方也"之本义,指双向对应;"同"字据《尔雅》释为"合会也",表聚合一致。二者组合形成动补结构,完整表达了通过比对达成一致的动态过程。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虽不常用,但在法律文书校勘、古籍整理等领域仍具专业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对同”是一个历史公文用语,其核心含义涉及文书校对与纠错,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校对并纠正副本与正本的差异,确保两者文字一致。常见于古代公文处理流程中,强调对文书准确性的核查。

二、来源与法律依据

根据《明律集解附例·吏律·公式》记载,若官员在抄写重要文书(如涉及军马、钱粮、刑名等内容)时出现错误,未履行“对同”职责的官员将受罚:吏典笞三十,首领官因失职减一等处罚。这体现了古代对公文严谨性的严格要求。

三、现代语境中的延伸

虽然“对同”本为历史术语,但在部分现代例句中(如“对同学一视同仁”),实际是“对待同类事物”的简略表达,属于词义误用。需注意区分历史用法与当代口语化表述。

四、相关参考

更多权威解释可查看汉典、查字典及《明律集解附例》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媕雅包荒八正道窆丧蔀屋尘寰迟货电政地地道道发愤忘食丰茂覆妪感旧沽恩花团锦簇汇族忽喇叭火膏将就井干楼积染钧眷看台科敛烂肉櫑具剑奁体六畜道流沛礼园蟒山明悉浓荫蔽日蜱蜉戴盆平板仪清室全天丧室三十六物山肤水豢设口省白盛躅沈乱似笑非笑寿轴甩脱舒卷属吏素贱泝然太湖谈笑有鸿儒摊子驼背瓦砾无比户黠鬼衔协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