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边疆上的堡垒。指边防。《北齐书·文襄帝纪》:“僕立当世之功,君卒父禰之业,各保疆垒,听享岁时,百姓乂寧,四人安堵。”
(2).指由宗派之见结成的营垒。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继以 李 杜 代兴……未尝党同伐异,画疆墨守。沿及 宋 人,始争疆垒。”
“疆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由“疆”(边疆)和“垒”(防御工事)组合而成,字面指边疆的城垒或边防关口,用于描述古代国家边界的军事防御设施。
边防含义
指边疆上的堡垒或军事要塞,强调地理防御功能。例如《北齐书·文襄帝纪》中“各保疆垒”即指双方在边境驻守防御工事。
比喻含义
引申为由宗派、学派对立形成的阵营,常见于文学或学术讨论。如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提到宋人“争疆垒”,即批评文人因门户之见互相攻讦。
“疆垒”既可指实体边防设施,也可比喻思想领域的对立阵营,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疆垒》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一个地方坚固、难以攻破的堡垒或者边疆。
《疆垒》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
第一个字是“疆”,由“田”字旁和“畺”组成,部首是“田”,拼音是“jiāng”,它有5画。
第二个字是“垒”,由“土”字旁和“罒”组成,部首是“土”,拼音是“lěi”,它有13画。
《疆垒》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它是由人们对边疆或者固守的堡垒的形象所形成的词汇。
《疆垒》的繁体字是「疆壘」。
在古代,疆垒的汉字有时会以不同的写法呈现,例如:“韛堞”、“疆壘”等。
1. 边防部队建立了坚如疆垒的堡垒,守卫着国家的边疆。
2. 这家公司在市场上建立了自己的疆垒,难以被竞争对手撼动。
1. 边疆疆垒
2. 堡垒疆垒
3. 国境疆垒
4. 互联网疆垒
1. 堡垒
2. 要塞
3. 城池
4. 旗帜
1. 软弱无力
2. 易攻克
3. 易被侵犯
4. 失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