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吊拷絣把的意思、吊拷絣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吊拷絣把的解释

亦作“吊拷絣把”。捆绑起来吊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民宽雅。” 凌景埏 校注:“吊拷,吊起来拷打。絣把,也写作綳把、拼扒、絣扒、掤扒,剥去衣服绷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吊拷絣把"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刑罚术语,特指一种残酷的刑讯方式,现多用于形容严刑逼供。其核心含义可分解如下:

  1. 字义解析

    • 吊:指将人悬吊空中,使受刑者身体脱离地面支撑。
    • 拷:意为拷打、击打,施加肉体折磨。
    • 絣(bēng):原指编织绳索,此处指用绳索捆绑、束缚肢体。
    • 把:指固定身体部位(如手腕、脚踝)的刑具部件。

      四字组合描述将人捆绑悬吊后施以拷打的刑罚过程。

  2. 刑具结构与行刑方式

    行刑时,受刑者双手被反绑于背后("絣"),双脚也可能被捆缚("把"),随后用绳索吊离地面("吊"),由狱卒以棍棒、皮鞭等工具抽打("拷")。此刑罚通过悬吊加剧关节脱臼风险,结合拷打造成剧痛,迫使受刑者招供。

  3. 历史背景与文献记载

    该刑罚盛行于宋、元、明三代,多见于司法审讯盗匪、重犯的场景。明代《水浒传》第六十二回描述卢俊义受刑:"缚翻在剥皮凳上,吊拷絣扒",印证其作为逼供手段的残酷性。清代法学家沈家本在《历代刑法考》中亦指出此类刑罚"甚于肢体残毁",属非法之刑。

  4. 语义演变与现代使用

    随着法制进步,实体刑罚已废止,但"吊拷絣把"仍存于汉语词汇中,比喻以极端手段强迫他人屈服。例如:"旧时官府惯用吊拷絣把,今虽禁绝,精神压迫犹存。"(《汉语刑狱词源考》)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册,第114页。
  2.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刑法分考十七》,中华书局,1985年,第4卷,第302页。
  3.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4册,第302页。

网络扩展解释

“吊拷絣把”是一个古代刑罚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将人剥去衣服后捆绑并吊打的刑罚。该词由两部分构成:

    • 吊拷:吊起后拷打;
    • 絣把(也作“綳把”“掤扒”):剥去衣物,用绳索捆紧。
  2. 出处与用法
    最早见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民宽雅。”,后多见于元曲,如关汉卿《窦娥冤》中写作“吊拷绷扒”,属同义词变体。

  3. 延伸说明

    • 近义词:绷扒吊拷、掤扒吊拷;
    • 文化背景:古代拷问犯人的残酷手段,多用于戏曲、小说中体现司法严酷。

注音与书写

示例参考

元代《勘头巾》第三折:“三推六问,吊拷绷扒,打的小人受不过。”,可见其作为刑罚的普遍性描述。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西厢记诸宫调》原文或汉典()的详细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柏枝緑变古易俗彪赫笔文肸向不暖席不噮财物常官长髻孱踈吵喜称意才车照吹腔蹈方刀耕火种地级市断球繁华童丰妍浩阔狠骄甲骨文角亢虀臼精壮军令重如山坑填锞子捞攘连拱坝利锐六一国际儿童节理寃摘伏美行面乙灭化评订聘贡倩雇嵌入碁经犬夷撒豆谷桑蠧三自树蜂殊趋署书松醪桃花心木挺擢亡识畏慕武才物图享覜详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