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薄平庸。《北史·高昂传》:“性好为诗,言甚陋鄙。”
“陋鄙”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拼音为lòu bǐ,指浅薄平庸,多用于形容学识、言论文辞等缺乏深度或修养。例如《北史·高昂传》中记载:“性好为诗,言甚陋鄙”,即指高昂的诗作内容浅薄平庸。
引申含义
部分词典扩展解释为言行粗俗、庸俗不堪,可形容品德低劣或行为不合规范。例如形容某人举止缺乏教养或言论粗俗。
使用场景
相关词汇对比
需注意与“鄙陋”(bǐ lòu) 的区别,后者侧重“见识浅薄”(如“学识鄙陋”),而“陋鄙”更强调浅薄平庸或粗俗。
“陋鄙”既可指学识、文辞的浅薄,也可扩展至言行粗俗,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陋鄙》是一个形容词词组,常用来形容言行或事物粗野、粗俗、低级、不文明的状态或特征。它常常指代一种粗糙、简陋、不高尚的品质或风格。
《陋鄙》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陋”字的部首是“阝”,它的总笔画数是8;“鄙”字的部首是“鬼”,它的总笔画数是17。
《陋鄙》一词的来源早在唐代就有了,最早出现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陋”和“鄙”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魯」和「鄙」,都保留了原意。在繁体中,“魯”字的部首是“鬼”,总笔画数是12,“鄙”字的部首同样是“鬼”,总笔画数是17。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是不断变化的,包括《陋鄙》这个词也有不同的写法。例如在西汉时期,“陋”字的写法是「珞」,在东汉时期,“鄙”字的写法是「篦」。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逐渐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的写法。
1. 他的言论举止总是陋鄙无礼,缺乏教养。
2. 这幢房屋虽然陈旧,但并不陋鄙,仍然具有一定的古典风格。
陋鄙典型、陋鄙粗俗、陋鄙低级、陋鄙行为、陋鄙品味
低俗、庸俗、粗俗、不文明、粗鄙
高尚、文雅、优美、雅致、精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