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楫棹的意思、楫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楫棹的解释

亦作“檝櫂”。亦作“檝棹”。 1.船桨。短桨称楫,长桨称櫂。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犹芟刈股肱,独任胸腹;浮舟江海,捐弃楫櫂,观者为之寒心。”《南史·儒林传·王元规》:“ 元规 唯有一小船,仓卒引其母妹并姑姪入船, 元规 自执檝棹而去。”《汉书·元后传》“辑濯 越 歌” 唐 颜师古 注:“令执楫櫂人为 越 歌也。”

(2).指船。 晋 潘岳 《西征赋》:“凡厥寮司,既富而教,咸帅贫惰,同整檝櫂。” 宋 姜夔 《湘月》词序:“ 长溪 杨声伯 典 长沙 檝櫂,居濒 湘江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楫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í zhào,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1.基本释义

2.用法与例句

补充说明

该词存在异体写法,如“檝棹”“檝櫂”,但含义一致。其使用多具古典色彩,现代语境较少出现,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楫棹》是一个传统汉字词语,通常用于描述划船或划船的器具,意为划桨。下面将对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楫棹》由木(木部首)和即(即部首)组成,共有12画。 来源和繁体:《楫棹》源自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诗经·邶风·柏舟》中,意为在船上使用皮装好的木桨。在繁体字中,该词为「楫棹」。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楫棹」的写法与现代稍有差异。在古代,「楫」的字形为「共」的变体,表示共同用力划船,而「棹」的写法为象形字,表示划桨的形状。 例句:他熟练地握住楫棹,稳稳地划动船只前进。 组词:楫艇(描述一种用于竞技划船的小船)、楫船(指使用桨的船只)、楫浆(指划桨的动作)。 近义词:船桨、船橹(都是指用于划船的器具)。 反义词:船帆(指靠风力推动船只的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对《楫棹》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