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裨补的意思、裨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裨补的解释

(1) [benefit]∶裨益,好处

此举对改进工作大有裨补

(2) [remedy]∶弥补缺点和不足

无可裨补

详细解释

增加补益。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闕漏,有所广益。”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地亲职重,不同庶僚,輙竭愚诚,以效裨补。” 明 徐渭 《送通府王公序二》:“额制之军,既凋敝如彼;而裨补之法,又两难如此。” 梁启超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商岸肇辟,踵事滋多;劝百讽一,裨补盖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裨补"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属于书面语体,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动词,其核心含义是补充不足,弥补缺漏,使事物增益完善。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说明:

  1. 核心释义:

    • 补充不足,弥补缺漏:指对事物存在的欠缺、疏漏或不完善之处进行增添、修补,使其变得完整或更好。例如:“这项措施有助于裨补现行制度的漏洞。”
    • 增益,使有好处:在补充的同时,往往带有使事物得到改善、增加益处或价值的含义。例如:“广泛阅读能裨补学识。”
  2. 构词与语义分析:

    • “裨补”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语素“裨”和“补”并列复合而成。
    • 裨 (bì):本义指增添、补益。如“裨益”(指好处、益处)。
    • 补 (bǔ):本义指修补、补充、添足。如“补充”、“弥补”。
    • 两者结合,“裨补”强调通过补充、增添来达到弥补不足、增益完善的目的,其语义重心在于增益性的补充和弥补。
  3. 用法特征:

    • 及物动词:通常带宾语,表示对什么进行裨补。宾语多为抽象名词,如“阙漏”、“缺失”、“不足”、“制度”、“学识”等。
    • 书面语色彩:在现代汉语中,“裨补”具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多用于正式或学术语境,日常口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 同义词辨析:与“弥补”、“补充”意思相近,但“裨补”更强调补充行为带来的增益效果和完善作用,书面语体感更强。“补充”较为通用中性,“弥补”则更侧重对损失或不足的填平。

权威来源参考:

“裨补”意指通过补充、增添来弥补事物的缺漏与不足,使其更加完善、完备,并从中获得益处。它是一个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及物动词,强调补充行为所带来的增益和完善效果。

网络扩展解释

“裨补”是一个文言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补益好处
    指对事物起到增益、完善的作用。例如《出师表》中“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强调通过咨询贤臣来弥补疏漏、扩大益处。现代用法如“对工作大有裨补”。

  2. 弥补不足
    侧重修正缺陷或填补缺失,如成语“裨补阙漏”即指查缺补漏。唐代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中“以效裨补”,亦体现此意。

二、词源与用法

三、注意事项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出师表》原文或《汉程字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晕保镖便巧兵术碧秀垂钓翁黛巘丹野彫像地宝湩湩独舂发怵发明奖反客为主冯恃槁木死灰好玩儿见端椒柏搅盆加诬借住景序跨子蜡染隶农面阔牧工南郭先生挠虎蹑迹逆来顺受潘鱼僻绝屏幅普法罄然染习三曜色喜纔此哨楼设铎视如珍宝守一算卦讨逐犆牲啼泣提腋萎败危境文过其实瓮牖绳枢乌金纸吴门卒乡饮大宾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