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鸠盘荼的意思、鸠盘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鸠盘荼的解释

亦作“ 鳩槃荼 ”。佛书中谓噉人精气的鬼。亦译为瓮形鬼、冬瓜鬼等。常用来比喻丑妇或妇人的丑陋之状。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 中宗 朝,御史大夫 裴谈 崇奉释氏。妻悍妬, 谈 畏如严君,尝谓人:‘妻有可畏者三:少妙之时,视之如生菩萨。及男女满前,视之如九子魔母,安有人不畏九子母耶?及五十六十,薄施粧粉,或黑视之,如鳩盘荼,安有人不畏(鳩盘荼)?’”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丽人杂记》:“ 山谷 《戏闻善遣侍儿来促诗》云:‘日遣侍儿来报嘉,草鞋十里踏堤沙,鳩盘荼样施丹粉,只欠一枝蒿苣花。’其丑陋可想, 山谷 亦善戏也。”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我生天上,春吐栴檀气,夏吐芬陀利气,秋吐兰气,冬吐须曼那气,身长由延,端正第一,当念众生现富单那形,鳩槃荼形,夜迦形,或人生中粗弊如畜,福力轻微,或生疣赘,五官不全,同伦讥厌,己亦厌苦,我当巧术而以度之。”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鸠盘荼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鸠盘荼(jiū pán tú)是汉语中的一个佛教外来词,源自梵语"Kumbhāṇḍa"的音译,最早见于唐代佛经翻译文献。该词在汉语词汇史中具有特殊语义演变,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涵:

  1. 佛典本源义

    鸠盘荼原指佛教护法神"俱毗罗"的眷属夜叉,属于欲界六道中的饿鬼道众生。《佛学大辞典》记载其形貌特征为"腹如瓮,咽如针",常作为天龙八部中乾闼婆的从属,司掌音乐与幻术。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释:"鸠盘荼,或云弓盘荼,此译云瓮形鬼,其形似瓮而受诸苦"。

  2. 世俗引申义

    唐宋时期该词衍生出特殊语义指向,《汉语大词典》释义第二条明确记载:"旧时用以比喻妇人丑状"。唐代《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已有"女缘前生貌不敷,每看恰似兽头牟…天然既没红桃色,遮莫七宝叫身铺,若夫(敷)菩萨至,恰似类(累)遇老鸠盘荼"的用例。

  3. 文化转喻义

    《太平广记》收录的唐代笔记中,鸠盘荼常与"黄肿""腹大"等生理特征相关联,形成"鸠盘茶容""鸠盘茶相"等固定搭配,明代《西游记》第六十回更出现"面似鸠盘茶,身如活夜叉"的文学描写,强化了其在通俗文学中的丑妇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

鸠盘荼是佛教神话中的一种鬼类,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鸠盘荼(梵语:kumbhāṇḍa)是佛教护法神南方增长天王统领的鬼众之一,以啖食人类精气为生。其名称有“弓盘荼”“拘辨荼”等十多种音译,意译则多称“冬瓜鬼”“瓮形鬼”,因外形如瓮或冬瓜得名。

二、形象与特征

  1. 形态描述:身形矮胖如瓮,无头无腿,部分文献提到其肘、膝、耳轮处生有肉丝状毛发,或头顶动物头颅,属于夜叉类鬼怪。
  2. 能力特性:据《圆觉经》记载,鸠盘荼可引发梦魇(俗称“鬼压床”),使人动弹不得,佛教认为此时诵念佛菩萨名号可驱散此鬼。

三、宗教与文化关联

四、现代释义延伸

部分辞典(如)提到该词引申为“无法挽回的境地”,但此用法缺乏权威佛典支持,可能为后世汉语语境中的衍生义,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八柄半饥半饱碧继翁饼肆不分彼此钞絶吃动斥土锄粟蹙变觕窥村舂丹禁到处雕虚逗乐多尔衮伏笔敷翫国庆日河源鸿鹄将至脚梢皮寄鞮节丧解束鲸膏寄示酒在口头,事在心头吉祥草狷狭口钳愧切酪苍头老年乐岂黎苗鳞鬣卖租氓伯门楼母语炮灰扁枯裒裒仆灭千亩然纳肉桃子三无僧伽彼生丝射雉戏诗库稣息同居吞夺望梅花无根之木,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