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半饥半饱的意思、半饥半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半饥半饱的解释

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宋 陆游 《纵笔》诗:“半饥半饱便可尔,衣食何须求有餘。”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往后这些年,他到外屯捡碗碴子,摘山葡萄叶子,卖零工夫,扛半拉子活,度着半饥半饱的生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半饥半饱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食物不足、勉强维持基本生存需求的状态,既非完全饥饿,也非真正饱足。其核心含义指生活困顿,物质条件匮乏,常带有艰辛维持的意味。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解析其详细释义与用法:


一、核心释义

指食物摄入量仅能勉强维持生命,处于饥饿与饱足之间的临界状态。

权威解释:

形容食物不足,吃不饱饭的状态。常比喻生活贫困或条件艰苦,无法满足基本温饱需求。


二、引申义与用法

  1. 生存状态的描写

    强调长期处于物质匮乏中,如:

    “旧社会农民常年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此处凸显经济困顿导致的持续性营养不足。

  2. 情感色彩的贬义倾向

    隐含对贫困境遇的无奈或批判,如:

    “这份工作薪资微薄,员工只能半饥半饱地度日。”

    暗指待遇不公,生活难以为继。

  3. 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可隐喻精神或物质的双重匮乏,如:

    “战乱中的百姓,身体半饥半饱,心灵更无依托。”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4.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以上释义综合权威汉语工具书,确保学术性与实用性统一。

网络扩展解释

“半饥半饱”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饮食或生活状态处于既不充分饱足也不完全饥饿的中间状态,常用来描述经济困顿、生活水平低下的境况。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指饮食上未能满足基本需求,处于“吃不饱”或“勉强维持温饱”的状态。也可引申为生活资源匮乏,缺乏稳定性,如经济收入仅能勉强糊口。

2.出处与典故

3.用法与场景

4.相关表达

5.延伸意义

该成语不仅限于饮食,还可隐喻资源、情感等领域的“不充分状态”,例如“知识获取半饥半饱”形容学习不系统。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醒世恒言》或陆游诗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拜奠般输跸止不能自已禅偈诚感城建穿关动秤儿蛾类耳记发悬梁干当人钩谶构天邯郸躧步横秋宏图大志獾脯贱技皎晶稼啬警捕阱擭静字锦薰笼九馆仙絶妙拘急乐饵灵虬龙头杖蟒衫暮商庖子配手翩翩风度疲困平头婆罗门咒墙上泥皮切末权断劬劳顾复曲陌少而精束列四辟飕颾算草琐琐葡萄糖纸讨没趣通塞五行相胜呜乎乌龙茶闲忧萧疏喜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