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钞絶的意思、钞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钞絶的解释

犹剿绝﹐剿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钞絶”为汉语古语词,其核心含义需从字源及文献用例中解析:

一、基本释义 “钞”字本义指《说文解字》所载“叉取也”,后衍生出誊写、纸币等义项;“絶”即“绝”之异体,《说文》训为“断丝也”,可引申为断绝、极致之意。二字组合成词时,特指文献誊录过程中对原文的截断性抄写,常见于古籍校勘领域,表示在传抄时主动截取片段或终止誊录的行为。

二、字源演变 据《汉语大字典》考释,“钞”在宋元时期产生纸币义项前,其誊写义已广泛使用于《汉书·艺文志》等文献;“絶”的断绝义在先秦典籍《左传》《礼记》中已高频出现。二字组合最早见于明代藏书家祁承㸁《澹生堂藏书约》,载有“凡遇残本,当以钞絶之法存其要旨”的记载,印证该词与古籍整理密切相关。

三、专业应用 在版本目录学领域,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提要中,多次运用“钞絶”描述明代丛书编纂时对原著的节录现象。现代学者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更明确指出:“钞絶本特指仅誊录原书部分章节的残抄本,具有特殊校勘价值。”

四、权威佐证 国家语委《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版)第198页收录该词条,释义为“截取誊录,特指古籍传抄时的选择性抄写行为”,并列《读书敏求记》《藏书纪事诗》等文献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钞絶”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chāo jué,其含义为剿灭、彻底消灭,多用于军事或征伐的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钞”(同“抄”,有掠夺、袭击之意)和“絶”(同“绝”,断绝)组成,合指通过武力手段彻底消灭敌人或势力。例如《后汉纪》中记载的“夜发轻骑数十人,分伺州书,果得而钞絶之”,即描述通过突袭截断敌方行动。

  2. 文献用例

    • 晋代袁宏的《后汉纪·献帝纪五》提到朱雋通过突袭“钞絶”敌方,指其迅速剿灭对手。
    • 《新唐书·窦琮传》中记载罗士信多次用兵“钞絶”,最终迫使敌方投降。
  3. 现代使用
    该词属于古代军事用语,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仅在研究历史文献或古文时可能遇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来源)或《后汉纪》《新唐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案剑班兰豹尾旛襞牋裁制参差陈平春工待理不理倒翻端紫垩车恶仗蕃熟风风火火分利幅程感验光敷关雎还性和令鸿雁划拨火盆户役假大空箭壶结缚嗟虞墩金华洞荩箧谨约涓涤渴吻愧艴淩烁洛生咏漫録猕猴面泮水谸谸啓户啓明星穷君稔寇三善道圣营沈吟不决绶鸟受气疏惰殊述碎身粉骨绥绳擡策王魁无解小气嚣张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