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斥土的意思、斥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斥土的解释

(1).开土地为冢圹。天子即位预作陵墓的避讳说法。《汉书·张汤传》“治方中”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天子即位,豫作陵,讳之,故言方中,或言斥土。”参见“ 斥上 ”。

(2).开拓土地。 清 王夫之 《宋论·高宗》:“不然,则 建武 之初,斥土未广,何所得粟以饲其众邪?”

(3).盐碱地。 三国 魏 曹植 《盘石篇》:“蒹葭弥斥土,林木无分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斥土,汉语词汇,本义指开拓疆域后新纳入统治范围的土地,后引申为盐碱化或贫瘠的土地。该词属书面用语,常见于历史文献及地理志书,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义溯源 「斥」在古汉语中表「开拓、扩展」,《汉语大词典》收录「斥土」为古代军事术语,指军队开拓边地后设立的戍守区域。《左传·襄公十四年》有「斥候边疆」的记载,印证其原始含义与领土扩张相关。

二、引申含义 汉代起,「斥」衍生出「盐碱地」义项,《汉书·沟洫志》载「穿渠溉斥卤之田」,颜师古注曰:「斥即咸卤之地」。故「斥土」在农学范畴特指盐碱化土壤,如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提及「斥土不毛,宜引水洗盐」的治理措施。

三、古籍用例 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描述黄河流域地貌时,使用「斥土广漠」形容土壤贫瘠地带;《明史·河渠志》记载黄河改道后形成「斥卤百里」的生态变化,均属典型引申用法。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电子版、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农政全书校注》)

网络扩展解释

“斥土”是一个多义古汉语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1. 帝王陵墓的避讳说法
    指天子即位后预先建造陵墓的委婉表达。该说法源自《汉书·张汤传》的注释,三国时期苏林解释为“天子即位,豫作陵,讳之,故言方中,或言斥土”。

  2. 开拓土地
    表示开垦或扩展疆域。例如清代王夫之在《宋论·高宗》中提到“斥土未广”,即指领土未充分开拓。

  3. 盐碱地
    指贫瘠不毛之地。三国曹植《盘石篇》中“蒹葭弥斥土”即用此意,描述芦苇遍布盐碱地的景象。


注意:部分网页(如)误将“斥土”解释为“斥责”,实为对单字“斥”的片面理解,需结合整体词义区分。更多细节可参考《汉书》、曹植诗文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案由白润迸奔兵秩不尴尬出圹唇纹毳锦荡攘丁属繁词赙赗富丽堂皇高等学校功德田归刑翰院河落海干画媵胡乐昏头打脑火把儆息金英祭星开房魁酋括正苦伪邋邋两广丘陵凛承郦生龙虱龙乡埋緼芒焰靡遑能品青城客青尖奇正染后三狗上下浮动烧猪绳发树功扬名素虬天涯贴费土著五玉香盒镶嵌校饰笑态希冀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