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柄的意思、八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柄的解释

古代帝王统驭臣下的八种手段,即爵、禄、予、置、生、夺、废、诛。《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驭羣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五曰生,以驭其福;六曰夺,以驭其贫;七曰废,以驭其罪;八曰诛,以驭其过。”《三国志·吴志·张紘传》:“﹝人君﹞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欢,无假取於人。” 南朝 梁 沉约 《齐武帝谥议》:“八柄驭下,九官咸事。” 明 无名氏 《飞丸记·权门狼狈》:“你瞒天祸胎驾虎威,把八柄三纲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八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核心概念,源于《周礼·天官·大宰》,指君王驾驭臣民的八种权柄,象征统治权威与治理手段。其具体内容如下:

  1. 爵:授予臣子爵位,通过等级制度确立尊卑秩序。例如周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用以激励功勋。

  2. 禄:分配俸禄与封地,体现物质赏赐。《周礼》载“以八柄诏王驭群臣”,禄为维系君臣关系的基础。

  3. 予:特指君王对臣子的恩赐,如礼器、车马等,强化个人效忠。汉代郑玄注:“予,谓恩惠也。”

  4. 置:任命官职,选拔贤能。《周礼正义》提及“置,谓设官分职”,体现人事任免权。

  5. 生:赦免死罪,彰显君王仁德。《尚书》中“刑故无小,宥过无大”与此呼应。

  6. 夺:剥夺爵禄或权力,用于惩戒过失。如《左传》记载齐桓公夺伯氏骈邑三百户。

  7. 废:废除官职或地位,针对严重失职者。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释“废,犹退也”。

  8. 诛:施行刑罚,包括诛杀,为终极威慑手段。《韩非子·八经》强调“诛罚之柄”为君主独掌。

历史演变:八柄制度自周代成型,后世融入法家思想,成为中央集权的重要理论依据。唐代杜佑《通典》称其“驭臣之纲,百王共贯”。

网络扩展解释

“八柄”是中国古代帝王用于驾驭群臣的八种权术手段,最早出自《周礼·天官·大宰》。其具体含义及作用如下:

八柄内容解析

  1. 爵:封赐爵位,以提升臣子的尊贵地位;
  2. 禄:授予俸禄,以保障臣子的财富;
  3. 予:给予赏赐(如财物、特权),以示恩宠;
  4. 置:委任官职,以规范臣子的行为;
  5. 生:赦免死罪,以保全臣子的福分;
  6. 夺:剥夺财产,使其陷入贫困以示惩戒;
  7. 废:废除官职,以惩罚罪责;
  8. 诛:处以极刑,以震慑过失或罪行。

核心目的

这八种手段通过恩威并施的方式,形成完整的统治体系:前四项(爵、禄、予、置)为激励措施,后四项(生、夺、废、诛)为惩罚手段,共同维护帝王权威与政治秩序。

历史影响

八柄理论体现了古代“赏罚二柄”思想的扩展,被后世如《三国志》《南齐书》等文献引用,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管理工具。例如南朝沈约曾提到“八柄驭下”,强调其对官僚体系的控制作用。

别人正在浏览...

掰腕子苞丘边门薄明餐氊苏愁郁郁楚材除涂出主刺齿毳袍粗石打呼噜丹青躭忧噔楞地面防肃氛慝纷腾攻疾防患瓜分鼎峙锢束寒审化去卉汨伙食借征酒次科车铿锵雷觞恋栈隶法厉揭岭头毛廧枚筮梅溪妙格民歌鸣簧南阳气排子炮谱列乾溢企喻歌雀噪肉头户颯爽深坡手机水手衫讼厅所用苏秦天鸡帖耳韈子侠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