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义的意思、六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义的解释

(1).亦称“ 六诗 ”。《〈诗〉大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孔颖达 疏:“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近人认为:风是各国的歌谣,雅是 周 王畿的歌曲,颂是庙堂祭祀的乐歌,是《诗经》的三种体制;赋是敷陈其事,比是指物譬喻,兴是借物起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内容的方法。后指以《诗经》为代表的文学创作的精神和原则。 唐 孟郊 《读张碧集》诗:“ 天寳 太白 殁,六义已消歇。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 唐 罗隐 《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诗:“閒寻綺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

(2).指六书。《晋书·卫恒传》:“有 沮诵 、 仓頡 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覩鸟跡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 清 曹寅 《夜饮和培山眼镜歌》:“六义精严神不灭,万象芸芸亲手泽。”参见“ 六书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义”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对《诗经》创作方法和内容分类的统称,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后由东汉学者郑玄在《毛诗正义》中系统阐释。这一概念包含两大维度:

一、诗歌分类

  1. 风:指地方民歌,反映各地民俗风情,如《周南·关雎》体现婚恋习俗。
  2.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宴饮或政治讽喻诗,如《小雅·鹿鸣》展现周代宴飨礼仪。
  3. 颂:宗庙祭祀乐歌,内容庄严,如《周颂·清庙》歌颂周文王功绩。

二、表现手法

  1. 赋:直陈其事,如《豳风·七月》按时间顺序铺叙农事活动。
  2. 比:以彼物比此物,如《魏风·硕鼠》用鼠类比喻贪官。
  3. 兴:先言他物以引所咏,如《秦风·蒹葭》以芦苇起兴引出求贤主题。

这一理论体系自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起被确立为《诗经》研究核心框架,清代学者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进一步深化其文学价值认知。

网络扩展解释

“六义”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一、《诗经》中的“六义”

源自《毛诗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1. 分类(诗体):

    • 风:地方民歌,反映各地民俗,如《周南》《卫风》等。
    • 雅:周王畿的宫廷乐曲,分《大雅》(朝会宴享)和《小雅》(个人抒怀)。
    • 颂:祭祀乐歌,内容庄重,如《周颂》《鲁颂》。
  2. 表现手法(修辞):

    • 赋:直陈其事,如《七月》直接描述农事。
    • 比:比喻,如《硕鼠》以鼠喻剥削者。
    • 兴:借物起兴,如《关雎》以雎鸠引出爱情。

二、其他语境中的“六义”

  1. 儒家六艺(技能):礼、乐、射、御、书、数,指古代贵族教育的六种技能。
  2. 六书(汉字构造):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区分要点

别人正在浏览...

百畦搬捵并时博名传述鉏刬楚望刀勅导牖读若乏窘飞行器讽一劝百告求供命狗尿苔光丽管响观音兜古楂鸿函巨椟弜头虎子驾牌佳时阶室泾川静脉注射九荒款曲溃漏沴厉满溢茅蒲墨模耙耱匹休破使鬈髻屈艳班香三大节三元八会纱锭山官山洪神诞士林馆手版倒持输租忪懞台衮天策梯荣通使同轝五始纤刻咸阳桥写效戏蚂蚁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