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始的意思、五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始的解释

(1).《春秋》纪事,始以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等五事,谓之“五始”。《汉书·王褒传》:“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 颜师古 注:“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正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之始,是为五始。” 隋 牛弘 《请开献书之路表》:“ 孔子 以大圣之才……正五始而修《春秋》,阐十翼而宏《易》道。”《旧唐书·肃宗纪》:“《春秋》五始,义在体元,惟以纪年,更无润色。”

(2).指物质构成的五种变化过程。 辽 希麟 《续一切经音义》卷五引《三五历记》:“气象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也。气象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也。质形已具,谓之太极也。斯为五始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始"是中国古代经学(尤其是《春秋》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特指《春秋》纪事开篇所蕴含的五种开端性义例。其具体含义如下:

一、核心定义 "五始"指《春秋》首句"元年春王正月"所包含的五种象征天地人事秩序之始的要素:

  1. 元:岁之始(代表天地化生的本源)。
  2. 春:时之始(四时更替的开端)。
  3. 王:人道之始(王者受命于天,统理人伦)。
  4. 正月:政教之始(王者颁布政令、确立制度的起点)。
  5. 公即位:一国之始(诸侯国君承嗣祖业,治理邦国)。

二、详细释义与思想内涵

  1. "元"为岁始:

    • 指"元年",即君主即位或改元的第一年。"元"有"本原"、"开端"之意,象征天地万物生成的起点。《春秋》以"元"纪年,体现"大一统"思想,强调王者政教始于天道。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云:"谓一元者,大始也。"
    • 思想内涵:体现"王者当法天立道",以"元"统摄万物,确立统治的合法性与神圣性。
  2. "春"为四时之始:

    • 指春季。古人以春为四时之首,万物复苏之时。《春秋》书"春",表示遵循天时,记录事件发生的季节背景。
    • 思想内涵:强调王者施政需顺应天时,体现"敬天授时"的观念,将自然秩序与人间政事相联系。
  3. "王"为受命之始:

    • 指周天子(王)。"王正月"表明奉行周王颁布的正朔(历法),象征诸侯国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承认其受命于天的权威。
    • 思想内涵:核心在于"尊王",强调政治秩序以天子为顶点,诸侯须恪守君臣之分,维护中央权威与天下统一。
  4. "正月"为政教之始:

    • 指周历的正月(大致相当于夏历十一月)。"正月"表示采用周天子颁布的历法,是一年政教活动的开端。
    • 思想内涵:象征王者"改正朔,易服色",确立统治的法度与规范("政教之始"),体现"王者改制"以应天命的理念。
  5. "公即位"为一国之始:

    • 指鲁国国君(公)即位。虽然《春秋》首句未明写"公即位",但按《春秋》笔法,此句已隐含鲁隐公即位之意(后因故未书)。
    • 思想内涵:表明诸侯国君作为天子分封的统治者,其即位是邦国治理的开端,需上承王命,下安黎庶,完成"国君之职"。

三、思想价值与文化意义 "五始"说集中体现了汉代公羊学对《春秋》"微言大义"的阐发:

权威参考来源:

  1. 董仲舒《春秋繁露》:汉代大儒董仲舒在其著作中系统阐释了"五始"思想,是理解该概念的核心文献。(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或相关研究著作)
  2. 班固《汉书·律历志》:记载了"五始"的具体内容及其与历法、正统的关系。(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
  3. 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东汉经学家何休在注解《公羊传》时对"五始"有详细解说。(可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本)
  4. 《春秋》经文(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是"五始"说的文本依据。(可参考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网络扩展解释

“五始”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春秋》纪事的五种开端

这一含义源于古代史书《春秋》的编纂体例,指纪事时开篇强调的五个要素:

  1. 元年:帝王纪年的起始年份,象征时间循环的起点。
  2. 春:四季之首,代表自然周期的开始。
  3. 王:周天子的正统地位,体现政治权威的合法性。
  4. 正月:历法中的首月,象征历法系统的开端。
  5. 公即位:诸侯国君继位,标志一国政权的确立。

这一概念在《汉书·王褒传》等古籍中被多次提及,强调通过“五始”确立历史书写的正统性。


二、物质构成的五种变化过程

该解释源自古代哲学对宇宙生成的描述,将物质演化分为五个阶段:

  1. 太易:无形无质的混沌状态;
  2. 太初:元气开始萌发;
  3. 太始:气象初步形成;
  4. 太素:物质具备基本形态;
  5. 太极:形质完全成熟,万物生成的基础。

此理论见于辽代《续一切经音义》引用的《三五历记》,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起源的哲学思考。


补充说明

作为成语,“五始”可引申为事物的重要起点或关键起源,强调初始阶段对整体发展的决定性作用。需注意不同语境下的具体指向,例如历史典籍多指《春秋》体例,而哲学文献则侧重宇宙生成论。

别人正在浏览...

半袜贝齿摒挡不自满假策马差异伧夫沉着啜汁畜置词业崔蔡倒过儿刀子嘴二乘匪人风玫瑰图甘旨瓜搭挂笑蒿矢鹤厀赍贷汲古阁本金刚老儿当击切恳欵灵徒轮舟逻楂儿胪肿门目咪唑配售蓬矢披毛戴角聘弓频数嶈嶈请发倾河清悫青生色穹秩球露锦趋班驱石神鞭荣味软火桑间生面手民收执水明山秀铁蓦生枉死愁城旺兴吴回镶牙下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