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流马的意思、流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流马的解释

古代的一种运载工具。《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章武 ﹞十二年春, 亮 悉大众由 斜谷 出,以流马运。”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旧邦往靖寄挥麈,新穀来输付流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七节:“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前后四脚’,即人力四轮车。流马能载四石六斗食粮,比木牛多载,一天大概也只能走二十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流马"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尤其与三国时期诸葛亮改进的军事后勤器械密切相关。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历史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基础释义

流马(liú mǎ)

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木牛"基础上改良制造的山地运输工具,主要用于蜀道粮草军械的转运。其名取自"流转如马"之意,强调其轻便灵活的运输特性。《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古代一种人力推动的运输器械,相传诸葛亮所创制。"(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5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1123页)


二、历史背景与文献记载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明确记载:

"亮性长于巧思……作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白话释义:诸葛亮擅长发明,木牛流马均由其设计。)

此处的"流马"与"木牛"并列,是蜀军北伐时突破秦岭地形限制的关键工具(来源: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宋代《事物纪原》进一步解释:

"流马以独轮运转,载粮四斛,人行山路日行二十里。"

(来源:高承《事物纪原·卷八》,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三、机械原理考据

根据学界研究(如科技史专家王振铎复原模型),流马的核心特征包括:

  1. 独轮结构:重心低、转向灵活,适应狭窄栈道;
  2. 杠杆省力设计:前辕设把手,后部载货,利用杠杆原理减轻人力负担;
  3. 载重规格:单次运输约200公斤(合汉制四斛),日行30里(约15公里)。

    (综合来源:王振铎《科技考古论丛》,文物出版社,1989年;张春辉《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四、文化衍生意义

在汉语语境中,"流马"后被引申为:

(来源:历代笔记小说及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网络扩展解释

“流马”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综合理解:

一、古代运输工具(主流含义)

根据《三国志》及宋代文献记载,“流马”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主要用于粮草运输。其特点包括:

  1. 改良设计:在“木牛”基础上改进,为四轮人力车(、7)。
  2. 载重能力:可载四石六斗(约276公斤)粮食,比木牛多载约20%(、8)。
  3. 运输效率:日行约20里(约10公里),适应蜀道崎岖地形(、8)。
  4. 历史应用:见于诸葛亮北伐,如《三国志》载章武十二年(234年)“以流马运”(、4)。

二、成语引申义(现代较少用)

现代字典中,“流马”作为成语形容“流动不定”的状态:

其他说明

需注意网络存在混淆概念的情况,如误将“流马”解释为编程术语(),此说法缺乏历史依据,建议以权威文献为准。

如需查看完整古籍原文,可参考《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及宋代曾巩诗作(、4)。

别人正在浏览...

欸欸傲骨饱掠遍体鳞伤弊象草衣长康磁盘驱动器道业搭讪得姓逗号夺魁铎铃蠹鱼友烦碎攻城略地鬼媒人古自海城怀姙家伙点狡恶郊望机坊镜睇客兵老实罗连三并四柳宗元龙笳蛮楚漫天要价媒谮门风面子话邈想暝茫糢糊牡丹江市闹乱聘选齐姜磎鼠丘垄诠旨荣路啬年山大人山委声调沈宴糖弹桃弧棘矢瓦壠班枉宪刓隐苇舆文梭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