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古自的意思、古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古自的解释

古子。仍然。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四折:“瓢古自放在灶窝,驴古自映着树科。” 元 曾瑞 《一枝花·买笑》套曲:“肯的你舒心儿便许俺,我古自未敢道真假。”参见“ 古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古自"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古汉语副词,主要活跃于宋元时期的白话文献中,尤其在元曲中较为常见。其核心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尚且"、"仍然"、"还"相近,用于表示某种状态或行为的持续或递进关系。

详细释义:

  1. 核心词义:

    • 尚且;仍然;还。 这是"古自"最主要的含义。它用于连接前后分句,表示在前一分句所述情况(通常是某种程度、状态或行为)的基础上,后一分句的情况更甚或与之形成对比、递进。常带有强调或转折的语气。
    • 来源依据: 权威汉语工具书如《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均收录此词条,并明确此义项。元明清戏曲、小说中大量用例也印证了这一核心含义。
  2. 语法功能与使用语境:

    • 词性: 副词。
    • 位置: 通常出现在复句的前一分句(偏句)中,引出一种作为参照或铺垫的情况。
    • 作用: 强调即使在所述条件下,后文的情况依然成立或更显突出。常用于:
      • 递进关系: 表示程度加深或范围扩大。例如:"他古自年轻,尚且如此努力,何况我们这些前辈?"(强调年轻人努力的程度之深,前辈更应努力)。
      • 转折关系: 表示与预期相反或形成对比。例如:"天古自这般寒冷,他古自穿着单衣出门。"(强调天气极冷与他穿单衣之间的反差)。
      • 让步关系: 相当于"即使...也..."。例如:"古自他是个孩子,也懂得这个道理。"(即使他是孩子,也懂得道理)。
    • 来源依据: 古汉语语法研究著作及对元曲等文献的语法分析均指出其作为关联副词连接复句的功能。
  3. 语体与时代特征:

    • 语体: 属于近代汉语口语词汇,带有明显的白话色彩。在书面语中主要用于模拟口语或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体裁。
    • 时代: 盛行于宋元时期,尤其在元杂剧、散曲和话本小说中使用频繁。明清小说中仍有沿用,但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再使用,成为历史词汇。
    • 来源依据: 汉语词汇史研究和近代汉语词典均将"古自"列为宋元明时期的口语词。

经典文献用例:

"古自"是宋元时期常用的口语副词,意为"尚且"、"仍然"、"还"。它主要用于复句中,连接前后分句,表示递进、转折或让步关系,强调在某种情况下,后续情况更甚或与之形成对比。其使用体现了近代汉语白话的特点,是研究汉语词汇史和语法史的重要语料。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古自”的词义解释,综合多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成语含义
    由“古”(古代)和“自”(从某时延续至今)组成,表示“自古以来,从古代延续到现在”,常用于强调传统、习俗或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和持久性。例如描述某种文化现象“古自有之”。

  2. 古语用法
    在元曲等古籍中可作副词,表示“仍然、依旧”,多见于口语化表达。例如:

    “瓢古自放在灶窝”(元·马致远《黄粱梦》)
    “我古自未敢道真假”(元·曾瑞《一枝花·买笑》)

二、使用场景

三、注意事项

现代汉语中“古自”作为“仍然”的用法已罕见,日常交流建议优先使用“仍然”“依旧”等现代词汇。如需引用古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更多元曲用例及方言演变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案掾百世流芳币财钞犯憺然雕镌订约兑准杜门谢客放亮封建主义分茅锡土趺读傅予个人混合泳规过豢龙氏化生盆胡哄晦惑回忌秽墟交通信号灯节帅精晃晃京镇进售揪儿絶欲科责恋豆料珠胧胴满引没来历衲僧铺绎强中自有强中手青旗茕妻券书羣干山盟慎简神泉神悟税钞水平线顺令思事所在多有缇罽头羊徒父文武才稳住架相术闲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