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空首的意思、空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空首的解释

古代行礼的一种形式。九拜之一。《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 郑玄 注:“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 贾公彦 疏:“空首者,先以两手拱至地,乃头至手,是为空首也,以其头不至地,故名空首。”《穆天子传》卷五:“天子赐 许男 骏马十六, 许男 降,再拜空首,乃升平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空首

释义:古代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头部俯至与心脏齐平的位置,双手拱合触地,是“九拜”礼仪中较轻的礼节,多用于地位相当者或君主回礼。

详细解析

  1. 动作规范

    行礼者跪地后,双手拱合俯身,额头悬空不触地,仅以手部接触地面,身体呈“头与心平”的姿态。此礼区别于“稽首”(头触地)和“顿首”(叩地有声),体现谦敬而不卑微的礼仪尺度。

  2. 典籍依据

    《周礼·春官·大祝》明确记载“九拜”礼仪:“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郑玄注:“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拜”字时亦强调:“空首者,头至于手而不至地也。”

  3. 文化意义

    空首是周代礼制中士大夫阶层常用礼节,适用于君臣同礼、宾主互敬等场合。《礼记·曲礼下》载:“大夫士见于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其中“再拜”即包含空首动作,体现礼节的层次性。

注意事项

“空首”的“空”读作kōng(平声),强调头部悬空状态,不可与“空缺”之意混淆。现代汉语中该词主要用于古籍研究及礼仪文化讨论,日常用语已罕用。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空首”是古代中国礼仪中的一种跪拜形式,属于“九拜”之一。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动作分解
    空首指行礼时双手拱至地面,头部俯低至手背位置,但额头不触地。这一动作区别于“稽首”(头触地)和“顿首”(叩头触地),因此得名“空首”。

  2. 历史背景与典籍记载
    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祝》,被列为九拜的第三位,郑玄注“空首即拜手”,贾公彦进一步解释其动作细节。在《穆天子传》中也有“许男降,再拜空首”的实例记载。

  3. 与其他礼仪的区别

    • 稽首:头完全触地,为最重之礼。
    • 顿首:叩头触地,多用于急迫或悲痛场合。
    • 空首:头仅至手背,属常规礼仪,常用于君臣、尊卑间行礼。
  4. 应用场景
    多用于接受赏赐、正式会面等场合,如《穆天子传》中诸侯接受天子赐马时行空首礼,既表敬意又显身份差异。

  5. 文化意义
    空首体现了古代礼制中“敬而不卑”的等级观念,通过身体动作的幅度差异区分尊卑关系,是周代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例证,可参考《周礼》《穆天子传》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齿霜惨緑年华诚当穿窜楚籍啐駡典借彫虚琱琢东牀之选儿嬉浮生六记干旄箇是光猷国谋汉椒佪佪黄天霸寰埏回航灰然会日溅溅践跖较差旌竿惊慌无措巨拇匡时济俗狂涛牢骚拢岸率语帽顶蜜露酿制盘子偏重平事清率驱迮色授魂与痁泄沈深试巴世故矢死不二水循环顺朱堂溪他人驮骑忘记王马忨愒危栗午日三公乌衔肉小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