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凭栏揽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启大 ﹞访得其遗诗数篇,其一云:‘……檝摇 秦 代月,枝带 晋 时春;莫谓供凭揽,因之可结邻。’”
“凭揽”是一个具有古典韵味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倚靠着某物(如栏杆、高处)向远处眺望或环顾四周的景象,常带有观赏、沉思或感怀的情感色彩。以下从词典释义、单字解析、文学应用及权威来源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核心词义
“凭”指身体倚靠,“揽”指用手臂环抱或目光收揽。二字组合后,指倚靠高处栏杆或平台,远眺或环视四周风景,隐含登高望远、触景生情之意。
例:凭栏远眺,揽尽江山胜景。
引申义
在文学语境中,常引申为对广阔景象的观赏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如怀古、思乡、感时等。
例:登楼凭揽,顿生天地苍茫之感。
凭(píng)
《说文解字》释为“依几也”,本义为倚靠物体(如栏杆、桌案),引申为依托、凭借。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05页。
查看《古代汉语词典》详情(国家图书馆可检索ISBN:9787100036350)
揽(lǎn)
《说文解字》注“撮持也”,意为用手臂围拢、收束,后扩展为“尽收眼底”“总览全局”。
来源:《汉字源流精解词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第892页。
唐代崔融《登东阳沈隐侯八咏楼》
“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注:此处“凭高”即登高凭揽,极目远眺。
来源:《全唐诗》卷六十八,中华书局,1960年。
清代黄景仁《安庆客舍》
“凭揽忽不乐,残阳下孤城。”
注:直接使用“凭揽”,表达登临后触景生情的惆怅。
来源:《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收录“凭揽”词条,释义为:“倚栏远望。亦泛指登高览胜。”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第7卷第543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虽未直接收录“凭揽”,但“凭栏”“揽胜”二词可佐证其构词逻辑: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02、781页。
“凭揽”属“动作+感知”的复合结构,与“凭眺”“凭栏”“纵目”等词义近,但更强调身体依托与视野收揽的结合。其使用多见于古典诗文,现代汉语中渐少,但仍存于书面语及景观题咏中(如亭台楼阁匾额)。
“凭揽”是融合空间动作与情感体验的典雅词汇,既描述登高倚栏的物理姿态,亦承载观景抒怀的文化意境,常见于历代山水诗赋与怀古之作。
“凭揽”是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凭栏揽胜”,指倚靠栏杆观赏景致。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读音为píng lǎn,由“凭”(倚靠)和“揽”(收揽、观赏)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倚靠栏杆观赏美景”,常见于古典诗文或描述自然风光的语境中。
使用场景与例句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中记载诗句:“莫谓供凭揽,因之可结邻”,此处“凭揽”既指倚栏赏景,也暗含借景抒怀的意境。
易混淆点辨析
部分资料(如)将“凭揽”解释为“凭借、依靠”,但此释义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是对“凭靠”“依凭”等词的误植。建议以“凭栏揽胜”为准确含义,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扩展说明
该词多用于描绘静态的观赏动作,带有闲适或沉思的情感色彩,常见于山水游记或怀古诗文。
建议:若在文学创作中使用,可参考古典用例;若在口语或现代文中,更推荐使用“凭栏远眺”等更通俗的表达。
摆设败字陛对别有风趣不殊逋逃簿圆趁搭鹑鴳爨本淡月道流德华点铁成金调敛牒辟黩乱钒钢非礼福持斧头河目龟文河事和旨厚奉化民成俗荒陋唤取虎背熊腰郡博开诚布公开莅楷则联贯零下六服留停鸬鹚杓侣行谧安鸣凤条囊缩盘倒评奖绮罗人倾挠琼枝鹊灵人上日往月来三六九等三年不窥园商功神眉鬼眼适如其分私办蝭蛙驼蹄晚艳诬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