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避开俗世。谓隐居。《韩非子·有度》:“离俗隐居,而以作非上,臣不谓义。”《淮南子·人间训》:“ 单豹 倍世离俗,巖居谷饮,不衣丝麻,不食五穀,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玄微子 隐居大荒之庭,飞遯离俗,澄神定灵。”
(2).超出凡俗。 清 薛福成 《诰授奉直大夫户部云南司主事王君墓志铭》:“ 王君 默抱孤芳,离俗超羣。”
“离俗”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形容脱离世俗纷扰、追求超脱的生活方式或态度。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发音为lí sú,表示脱离尘世俗务、不受世俗牵累,追求超然自在的生活状态。既可指主动隐居的行为,也可形容精神层面的超脱境界。
避世隐居
指远离俗世纷争,选择隐逸生活。例如《韩非子·有度》提到“离俗隐居,而以作非上”,《淮南子》中也记载隐士单豹“倍世离俗,岩居谷饮”。这种用法强调对世俗生活的主动疏离。
超脱凡俗
形容人或事物具有超凡脱俗的特质。如清代薛福成用“离俗超群”形容人物品格高洁,司马相如《上林赋》则以“绝殊离俗”描绘仙子的脱俗气质。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文学用例及现代词典释义。如需更完整的文献出处或例句,可参考《韩非子》《淮南子》等典籍。
《离俗》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可以指一个人或物与常规社会生活模式、态度、价值观不同。它表示远离世俗的生活方式,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
《离俗》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礻(示字头)和禾(禾字底)。它的总笔画数为11画。
《离俗》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徐有饮酒》:“离离招之,不我得。”意思是离开,代表远离尘嚣的境地。
《离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離俗」。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离俗》的古代写法是「離俗」。
1. 他过着一种离俗的生活,与世无争。
2. 她的艺术追求一直是离俗的,不拘于传统。
1. 离开: 意思是离开某个地方或状态。
2. 俗世: 意味常规社会生活的世界,与离俗相对。
3. 离经叛道: 意思是背离传统、规范的行为。
4. 超脱: 意味追求超越常规生活、心态或境地。
1. 高深: 表示知识、境界等方面超越一般人。
2. 清净: 意味远离尘嚣,内心安宁。
1. 俗气: 表示某人或事物缺乏独特性,过于平庸。
2. 现实: 意味注重现实,与离俗相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