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螺号的意思、螺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螺号的解释

[conch;shell trumpet] 用海螺壳做的号角,其声音响亮悦耳

详细解释

用大的海螺壳做成的号角。《诗刊》1977年第9期:“ 南昌 ‘八一’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只起义部队南进时代替军号使用的螺号。”《诗刊》1978年第5期:“ 南海 的螺号,淳厚、雄浑。 黎 寨的芦笙,深沉、细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螺号,汉语中指用海螺壳制成的吹奏乐器或信号器具,具有实用与文化双重属性。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文化研究资料的详细释义:


一、基础释义

  1. 器物定义

    指天然海螺(多为大型涡螺或法螺)去除内部软组织后形成的空壳,常于顶端钻孔作为吹口。吹奏时通过唇部振动产生声响,音色浑厚悠远。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56页。

  2. 功能用途

    • 信号工具:古代沿海渔民、船队用以传递讯息、警示天气变化或协调作业,因其声音穿透力强。
    • 宗教法器:藏传佛教称“法螺”(梵文Shankha),象征佛音广布,见于仪式与寺庙法器。
    • 民间乐器:部分少数民族(如海南黎族)用于歌舞伴奏或节庆表演。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26页;《中国民俗大观·器具卷》,中华书局,2010年。


二、文化延伸释义

  1. 文学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常承载“海洋意象”或“乡土情怀”,如儿童文学《金色的海螺》中螺号象征纯真与自然之力。

    来源:《中国文学意象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2. 工艺特征

    传统螺号多保留螺体原貌,部分镶嵌金属边饰或雕刻纹样。海南黎族螺号常系彩穗,体现民族审美。

    来源:《中国民间美术工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三、语言演变考据


四、现代应用与保护

因电子通讯普及,螺号实用功能衰退,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海南黎族螺号技艺)仍受保护。现代艺术中偶见其音色融入实验音乐创作。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


综上所述,螺号是由海螺壳制成的多功能吹器,兼具实用信号工具、宗教法器、民俗乐器三重身份,并在文化传承中衍生出丰富的象征意义,是中国海洋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网络扩展解释

螺号是汉语词汇,指用海螺壳制成的吹奏器具,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将大型海螺壳加工而成的号角,通过吹奏可发出响亮且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常用于古代军事、航海或民俗活动中传递信号。如《诗刊》记载,南昌起义部队曾用螺号替代军号作为行军信号。

二、结构分析 该词为偏正结构,"螺"表材质(海螺壳),"号"表功能(号角),构词逻辑与"铜号""牛角号"等类似。

三、延伸特点

  1. 音韵特征:音色淳厚雄浑,南海渔民和黎族等少数民族常用作传统乐器
  2. 历史应用:军事领域可追溯至20世纪初期,如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有使用记录
  3. 英文对应:可译为「conch」或「shell trumpet」,源自贝壳乐器的国际通用表述

四、文化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常象征海洋文化或古朴意境,如《诗刊》1978年诗句"南海的螺号,淳厚、雄浑"即通过螺号营造地域氛围。

别人正在浏览...

暗沙岸限徧见诐辞避贼踣河不慎才章沧漭晨景怱明等头琱饰耳垢恶限风狂雨横抚顺幅土感哽槁壤割絶古香环圆豁了火树将相和娇娜街路洁士疾风暴雨景譔锦绣心肠菊华酒离世楼樐麋臡南粤挠挑鸟庭偶言贫短牵牵搭搭陗直啓告如荼如火赏不当功试身世态硕士随份子填骨填仆惕兢通缛抟国推怀托架文罽霞光险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