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徒虏的意思、徒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徒虏的解释

犹徒奴。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山东之徒虏,遂起而王天下。由此视之,穷达詎可知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徒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解释

发音与结构

用法与语境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阮籍文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徒虏

徒虏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徒”是由彳部和走部组成,表示行走,作为边旁部首。而“虏”是由虍部和虍部组成,表示虎犯矩阵,作为中心部首。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徒虏的部首分别是彳、走、虍。其中“徒”的总笔画为3,具体拆分为彳(1画)+走(2画);“虏”的总笔画是8,具体拆分为虍(6画)+虍(2画)。

来源

《徒虏》这个词起初为指被俘虏的敌人,并且一度表示对于敌人和外族的蔑称。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平常的旅客、过路人以及雇佣兵等。

繁体

徒虏的繁体字为「徒虜」。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徒虏的字形有一些变化。例如,「徒」在金文中写作「彖」,在篆书中写作「㠊」。

例句

1. 他们被抓获后被视为徒虏,被带往战俘营。

2. 经过多日跋涉,他终于迎来一群徒虏,结伴前行。

组词

1. 徒步:指步行旅行或行走。

2. 虏获:指俘获敌人或他国的人或物。

3. 徒劳:指做某事毫无成果或效果,白费心力。

近义词

近义词有:俘虏、俘获、俘获者、被俘。

反义词

反义词有:解救、释放。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