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格遵循。《镜花缘》第六八回:“今蒙皇上谆谆劝諭,敢不凛遵。”《天雨花》第三回:“大抵凡为女子者,只宜韜藏深闺,不出中门,那《内则》篇中数语,必该凛遵才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夷匪犯境闻见录》:“查出即按军法治罪,各宜凛遵毋违。” 郭沫若 《人类进化的驿程》:“精诚团结的神圣誓约要虔诚地凛遵。”
“凛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拼音:lǐn zūn
注音:ㄌㄧㄣˇ ㄗㄨㄣ
词义:严格遵循、严肃遵守,带有敬畏或庄重的态度。
结构:“凛”为左右结构,表严肃、敬畏;“遵”为半包围结构,表遵循、服从。
古典文献
现代用法
郭沫若在《人类进化的驿程》中亦用此词:“精诚团结的神圣誓约要虔诚地凛遵。”
“凛遵”通过“凛”强化态度,体现对权威或规范的敬畏,常见于历史文献、规章条文或庄重表述中。其核心是“严格性”与“敬畏感”的结合。
《凛遵》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严肃、恭敬、遵从。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具有严肃而郑重的特点。
《凛遵》由部首冫和辵组成。
冫(冰部):即水的凝结状态或水的形状,表示冷、寒冽的意思。
辵(辶部):即走的形象,表示行走、旅行的意思。
《凛遵》共有21个笔画。
《凛遵》是一个古代汉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凜遵」。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凛遵》在古时候的写法是「凛」的上面加上一点,类似一个小孩子头顶的发髻。
1. 他举止凛遵,一举一动都很庄重。
2. 我们要凛遵法纪,不可任意妄为。
凛然、凛冽、遵照、遵命、遵从等。
近义词:肃穆、恭敬、庄严。
反义词:随意、放松、不拘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