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之高阁的意思、束之高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之高阁的解释

[shelve;lay aside and neglect;put sth.away unheeded]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架子上面,比喻弃置不用,不再过问

详细解释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面。谓弃置不用。《晋书·庾翼传》:“ 京兆 杜乂 , 陈郡 殷浩 ,并才名冠世,而 翼 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识字》:“读书必须识字,今人口习授受,漫不经心,《説文》《玉篇》等书,束之高阁矣。” 周6*6*《论统一战线》:“到 南京 撤退,他又把这个决议束之高阁,直到现在还没有承认。”亦省作“ 束高阁 ”、“ 束阁 ”。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宋 陆游 《醉歌》:“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读《礼记》则严删国恤,学《春秋》则束阁三《传》。”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束之高阁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束之高阁”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意义
    指将物品捆扎后放置在高处的阁楼架子上。

  2. 比喻意义
    引申为对事物、主张或建议等搁置不用或不予理睬,含贬义。


二、出处与典故

  1. 历史来源
    出自《晋书·庾翼传》。东晋名将庾翼评价某些人“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即建议暂时弃用,待时机成熟再考虑。

  2. 典故背景
    后常用于描述对人才、政策或理论的忽视。例如,东晋殷浩虽被推荐为扬州刺史,但其主张长期未被采纳,即为此典的现实映射。


三、用法与延伸

  1. 语法结构
    偏正式成语,多作谓语、宾语,如“计划被束之高阁”。

  2. 近义词
    置之不理、置若罔闻、不了了之。

  3. 反义词
    学以致用、爱不释手、雷厉风行。


四、现实启示

成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例如,政策若仅停留在纸面、理论不应用于实践,则如同“束之高阁”,失去价值。这一寓意常用于批评资源浪费或执行力不足的现象。

该成语通过生动的比喻,批判了对事物消极搁置的态度,兼具历史深度与现实警示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束之高阁》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束之高阁》这个词意为把书籍放在高架上不加使用,形容不重视书本或让书本闲置。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为「⺮」,总笔画为14画。

来源

《束之高阁》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篇,原文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比喻将书籍当作学习的工具。

繁体

《束之高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作「

丿

小水

×

丿

小水

×

×

丿

大于

×

」。

例句

他的知识渊博,但却将书籍束之高阁。

组词

束缚、高才、阁楼

近义词

束之高阁的近义词有:置之度外、放着不用

反义词

重视、珍视、频繁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抱嫁北山边塞边涯肠断赤鳞道头会尾藩部放神蕃盛凤盖愤邑附语腹诅纲提领挈鲠直供职钩挂贵选过界嗥啁合得来惠普虎生生骄骜郊地燋杀基金看钱奴溘先朝露空外枯枿朽株劳笼乱扎扎美质谧静末脚牧所粘滑欧阳山篇帛陴隍劈拉乾颤清化寝梦曲张入目説卫泰一叹伏填骈頽侵兔缺往蹇来连瓦影之鱼无花果物马现代评论派纤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