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静肃穆。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张之象》:“自谓一生不欺暗室,常渡 泖 ,中流风恶,舟人皆失色,公神宇恬穆。”
“恬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沉静肃穆,多用于形容人的神态或氛围的庄重平和。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内心安宁、外表庄重的状态,强调一种不浮躁、不喧哗的肃穆感。例如,明代范濂在《云间据目抄·张之象》中描述张之象面对风浪时“神宇恬穆”,即表现出镇定自若的仪态。
字义拆分
用法与语境
多用于文学或正式场合,描述人物气质或环境氛围。例如:“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出自古籍,强调士大夫的修养)。
近义词与关联词
如“肃穆”“安详”“沉静”等,但“恬穆”更突出内外兼修的平和感。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云间据目抄》等文献。
恬穆(tián mù)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气氛宁静、安详的状态。该词由“恬”和“穆”两个字组成。
“恬”字的拆分部首是心,它共有7划。在古代汉字中,心字写作“忄”,表示人的内心感情。例如,“快乐”、“忧虑”等。在“恬”字中,心字旁边写作了两个点,这表示轻盈、安静的意思。
“穆”字的拆分部首是禾,它共有13划。禾字表示庄稼、农田的意思,在“穆”字中,禾字下面有一个亩字,表示农田广阔、宁静的景象。
“恬穆”一词来源于《周易·大衍》:“夫坤者,地也;故以恬乐德。穆卦也;故以恬穆宣德。”这个引用虽然来自《易经》,但现代意义上的“恬穆”强调的是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用来形容人物的举止、环境的细腻。
在繁体字中,“恬穆”写作“恬穆”。相比之下,简体字的写法简化了一些笔画。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通常使用许多不同的规则和字形。例如,“恬穆”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写的:“恬,静也。从忄,延聿声。穆,两叠也。从禾,十三划,示田之多。”这种写法强调了字形的象形意义,对整个汉字的造型有着更多的描述和注释。
例句:
1. 他的举止恬穆优雅,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
2. 教室里的音乐轻柔恬穆,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
组词:恬静、恬淡、恬适、恬美、庄穆、宁穆。
近义词:宁静、安详、静谧、平和。
反义词:喧嚣、吵闹、紧张、繁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