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良辅的意思、良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良辅的解释

贤良的辅弼;好的助手。《后汉书·梁商传》:“ 商 自以戚属居大位,每存谦柔,虚己进贤,辟 汉阳 巨览 、 上党 陈龟 为掾属, 李固 、 周举 为从事中郎,於是京师翕然,称为良辅。”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十:“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 清 宗稷辰 《姚适庵<怡柯草堂诗赋钞>序》:“自来贤侯良辅,哲士端人,其由心德而发攄乎善政者,每见之于风咏。”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以彼往昔之经验,必能胜任愉快,为先生良辅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良辅”是汉语词汇,指贤良的辅佐者或得力的助手,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良辅”由“良”(优秀、良好)和“辅”(辅助、辅佐)组成,字面意为“优秀的辅助者”。其核心含义是贤能的辅弼之臣或可靠的助手,强调对主事者的有效支持。

二、历史出处与用例

  1. 《后汉书·梁商传》:东汉时期,梁商因谦逊举荐贤才,被京城百姓赞为“良辅”,体现其作为辅臣的德行与能力。
  2. 阮籍《咏怀》:三国时期阮籍在诗中写道“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说明成就大业需依靠贤能辅佐。

三、应用场景

  1. 历史语境:多用于形容辅佐君王的贤臣,如诸葛亮之于刘备。
  2. 现代扩展:可引申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或重大项目中的关键协助者。

四、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五、现代使用建议

当代使用中,“良辅”多保留古典色彩,常见于书面语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如:“张良堪称刘邦的良辅。”日常口语中更倾向用“得力助手”等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故或演变,可参考《后汉书》《三国志》等史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良辅

良辅一词,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其中,良(liáng)是古代汉字中的一个字,辅(fǔ)是另一个字。分别可以拆分为艮和木两个部首。艮部表示山的形状,木部则表示木材。

来源

良辅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公冶长》一章中,曾子问孔子:“有侈而无辅,有酒食而无酒食之德,现在不亦悲乎?”孔子用“不悦而不怒,不亦君子乎?”来回答曾子的问题。这里的“辅”指的是朝廷官员。后来,良辅一词渐渐成为辅助贤德的人的代名词。

繁体

繁体字“良輔”中的“輔”字中间加了一个“车”字旁,形状与“辅”相似,表达的意义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说文解字》中将“良”字写作“両”,而“辅”字则写作“俞”。这种写法虽然不同于现代,但是字形的基本形态与现代汉字相似。

例句

1. 他在困难时给予我很大的良辅,帮助我渡过了难关。
2. 良辅不仅在物质上帮助别人,也可以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组词

1. 良友:意为良好的朋友,指与人相处愉快,互相帮助、支持的伙伴。

近义词

良朋:指与人友好相处、关系融洽的朋友。

反义词

劣助:意为坏的辅佐,指对他人负面影响、起到负面作用的人或事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