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截镫留鞭的意思、截镫留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截镫留鞭的解释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截镫留鞭》:“ 姚崇 牧 荆州 ,受代日,闔境民泣,抚马首截鐙留鞭,以表瞻恋。”后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亦省作“ 截鐙 ”。 宋 苏轼 《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 岭 梅不用催归骑,截鐙须防旧所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截镫留鞭”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é dèng liú biān,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意义可归纳如下:


基本解释

  1. 挽留惜别之意
    源自唐代典故:姚崇在荆州任职期满离任时,当地百姓为表达不舍之情,抚摸他的马首,截断马镫、留下马鞭,以示挽留。后多用于对离职官员的惜别场景,成为表达留恋的套语。

  2. 战斗策略的比喻
    另一解释认为,成语原指古代战争中追击敌人时“截断马镫、留下马鞭”,使对方无法骑马逃脱,引申为抓住对方弱点给予致命一击。但此说法与主流典故关联较弱,可能为衍生义。


出处与用法


辨析与补充

若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云仙杂记》原文或相关诗词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截镫留鞭的意思

《截镫留鞭》是一个成语,意为在战斗、追击或争斗中留下物品作为证据或警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截镫留鞭》的拆分部首是“戈”和“革”,拆分后的部首分别是“戶”和“革”,它们分别用于左边和右边的部分。根据笔画计算,共有20画。

来源及繁体字

《截镫留鞭》最早出现在《左传·闵公元年》中,意为割掉马镫,留下马鞭。后来也引申为事后留下证据。

繁体字为「截鐺留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截镫留鞭》在古时的写法是「截鐺留鞭」。

例句

1. 在战斗中,敌军截镫留鞭,证明了他们确实袭击了村庄。

2. 这个犯罪分子截镫留鞭,给了警方有力的证据。

组词

1. 镫影狼藉:比喻战斗激烈后残酷的景象。

2. 束缚手脚:比喻受到限制或约束。

3. 留下余地:比喻不做绝对的决定,给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近义词

1. 留下证据

2. 典型标志

3. 留下线索

反义词

1. 遮遮掩掩

2. 掩盖真相

3. 隐瞒事实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