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直的意思、诋直的详细解释
诋直的解释
直率。詆,通“ 砥 ”。《旧唐书·郭子仪传》:“臣本愚浅,言多詆直,虑此招谤,上瀆冕旒。”
词语分解
- 诋的解释 诋 (詆) ǐ 毁谤:诋毁。诋斥。诋辱。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 直的解释 直 í 不弯曲:直线。直角。直径。直立。直截了当。直觉(?)。直观。 把弯曲的伸开:直起腰来。 公正合理: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正直。 爽快,坦率:直爽。直率(刬 )。直谏。直诚。直言不讳。 一个
专业解析
诋直(dǐ zhí)是古代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合成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语境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构成
- 诋:《说文解字》释为“诃也”,指用言语攻击、毁谤,如《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
- 直:本义为不弯曲,引申为正直、坦率,《广雅》注“直,义也”,《论语·卫灵公》言“直哉史鱼”。
二、合成词义
结合二字,“诋直”特指以攻击性言辞批判他人过度刚直的行为,含贬义色彩。例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提及“文人相轻,或诋直为迂”,批评以贬损方式对待他人正直品性的现象。
三、文献例证
该词多见于评议历史人物的语境,如《左传注疏》中评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然其诋直鲍叔,君子讥之”,反映古人注重言行分寸的伦理观。
(文献来源:1.汉典网;2.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3.国学大师网)
网络扩展解释
“诋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1.词义解释
- 基本含义:指“直率、坦诚”,多用于形容直言不讳的性格或言辞。
- 通假字解析:
- “诋”在此处通“砥”,意为“正直、坦荡”。
- “直”即直接、率真,与“曲”(委婉)相对。
2.文献出处
- 该词可见于《旧唐书·郭子仪传》中的例句:“臣本愚浅,言多诋直,虑此招谤,上渎冕旒。”
- 郭子仪用“诋直”自谦,表明自己说话直率,可能因直言招致非议。
3.注意事项
- “诋”的本义:在多数语境中,“诋”指“毁谤、诬蔑”(如“诋毁”),但在“诋直”中为通假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 古今差异: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文言文研究。
4.相关扩展
- 类似词汇:如“刚直”“坦率”“耿介”等,均强调性格或言辞的直接性。
- 反义词:委婉、含蓄、曲笔。
总结来看,“诋直”是古汉语中形容直率性格的词汇,需注意其通假字现象和特定历史语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旧唐书》原文或权威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八卦图颁官编纂逼促冰蠒材勇场事城市船形屋搭钩道终咄嗟叱咤額颡罚直風餐水宿封隩刚果河管线还率黑骨头宦况魂消魄夺鉴湖焦拳进善黜恶看待空费寇叛狼竞惏悷詈言罗裳马具装满帆梅梁懑愤摸拓木瓜杖尼僧盘散炮燖屏断切命奇礓石奇蓝青藜学士穷形尽相丧佩色笑伸冤理枉试额诗节师课收恩手讯邃业听行无职啸鸢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