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宫殿名。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功成赐宴 麟德殿 ,猿超鶻掠广毬场。” 冯集梧 注引《长安志》:“ 东内 大明宫 有 麟德殿 。”《新唐书·让皇帝宪传》:“帝於敦睦盖天性然,虽谗邪乱其间,而卒无以摇。时有鶺鴒千数集 麟德殿 廷树。”《考古》1961年第11期:“ 麟德殿 又名三殿……它位于 大明宫 太液池 的西南高地上,地位既近 太液 、 蓬莱 一带水面景物,便于眺览,又近宫的西侧门( 右银台门 ),便于臣僚出入召见。”
麟德殿是唐代大明宫中的重要宫殿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
麟德殿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664-665年),因年号得名。它作为大明宫的核心建筑之一,使用时间长达220年,直至唐僖宗光启年间(886年)被毁。其始建年代可能与龙朔三年(663年)相关,但最终落成于麟德年间。
麟德殿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木结构单体建筑之一,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前殿、中殿、后殿串联组成,并配有两楼(结邻楼、郁仪楼)和两亭(东亭、西亭)。建筑群坐落于太液池西侧高地,可俯瞰皇家园林景观,整体设计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麟德殿遗址位于今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内,考古发掘显示其底层面积广阔,结构复杂。目前文物部门已对遗址进行保护性修复,部分区域通过砖砌加固,并计划重建部分建筑以展示盛唐风貌。
麟德殿不仅是唐代政治与文化的象征,还反映了当时建筑技术的巅峰成就。其宏大规模和多功能用途,体现了大唐盛世包容开放的气象。
更多信息可查阅考古报告或大明宫遗址官方资料。
《麟德殿》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高尚,具备麟之德行,受人敬爱和尊重。
成语《麟德殿》的拆分部首是麻(麻雀)和彡(羽毛),基本笔画有11画。
《麟德殿》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东观汉记·殿中丞传》。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当时有位叫元鹿的人在官场上非常受人敬重和推崇。他的家里有一座名为麟德殿的建筑物,因此后来人们把他的名字与这座殿堂联系起来,形成了这个成语。
繁体字写作 《麟德殿》。
古代写作 《麟德殿》。
他的道德高尚,备受尊重,真可谓是个《麟德殿》。
麟香、麟爪、德行
麟墨、德馨
凡夫俗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