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孺子的意思、孺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孺子的解释

(1) [child]∶小孩子

吾父王威镇江淮数年,岂可一旦称臣于孺子,贻笑于后世?——《英烈传》

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闺门。——宋· 苏轼《教战守》

(2) [concubines of the nobility]∶古代太子的妾的名目

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汉书·外戚传上》

详细解释

(1).幼儿,儿童。《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隐之心。” 宋 苏轼 《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裕靖节公殉难》:“掘壕如浅沟,一孺子能踰之。”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我曾于五月二十日寄一孺子相片。”

(2).古代称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人。《书·立政》:“呜呼!孺子王矣。”《汉书·王莽传上》:“立 宣帝 玄孙 婴 为太子,号曰孺子。” 唐 罗隐 《筹笔驿》诗:“千里江山轻孺子,两朝冠剑恨 譙周 。”《新唐书·王承元传》:“﹝ 承元 ﹞乃谢曰:‘诸君不忘 王 氏以及孺子,苟有令,其从我乎?’”参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孺子》

(3).贵妾。《战国策·齐策三》:“ 齐王 夫人死,有七孺子皆近, 薛公 欲知王所欲立,乃献七珥,美其一,明日视美珥所在,劝王立为夫人。”《汉书·王子侯表上》:“ 东城侯遗 为孺子所杀。” 颜师古 注:“孺子,妾之号也。”《晋书·刘聪载记》:“初, 靳準 妹为 乂 孺子。”

(4).犹小子、竖子,含藐视轻蔑意。《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吾事之去留在 张君 ,孺子岂有客习於相君者哉?” 司马贞 索隐引 刘 氏云:“盖谓 雎 为小子也。” 明 沉采 《千金记·代谢》:“罢了,罢了,这孺子不足与议,有天下者必 沛公 也。”京剧《将相和》第十九场:“非是俺无有容人量,屈身孺子脸无光。”

(5). 东汉 徐穉 的字。 徐穉 , 豫章 南昌 人,家贫,隐居不仕。后亦以指清贫淡泊,隐居不仕者。 唐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诗:“未及 冯公 老,何惊 孺子 贫。” 明 何景明 《雨过徐舍人》诗:“ 长安 六月半云雨, 孺子 轩牕清杳然。” 清 钱谦益 《徐良彦父玘赠朝议大夫》:“於戏! 孺子 之后,长有千秋之名。”

(6).指古之《孺子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见《孟子·离娄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孺子》沧浪,亦有全曲。”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 半塘 ﹞语多涉词:‘……野人《击壤》《孺子》濯缨,天机偶触,长謡斯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孺子”一词在汉语中含义丰富且具有历史深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意思:

  1. 幼儿;儿童: 这是“孺子”最核心、最常用的含义。指年幼的孩子,通常带有亲昵或怜爱的感情色彩。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孩童可泛称为“孺子”。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孺子”条释义一:“幼儿;儿童。”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可参考权威在线词典如汉典字源网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条目)。
    • 来源参考: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释义:“小孩子。”
  2. 古代指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人(太子、世子、嫡子等): 在古代宗法制度下,“孺子”特指贵族家庭的继承人,尤其是年幼的储君。最著名的例子是周成王,他在年幼继位时被称为“孺子”。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孺子”条释义二:“古代称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人。” 来源:同上。
    • 来源参考: 《孟子·万章上》:“《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曰:否。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其中提到“启”是“吾君之子”,即禹的继承人“孺子”。 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孟子》原文
  3. ​长辈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含亲昵或寄予厚望之意): 长辈或尊者可以用“孺子”来称呼年轻的后辈,此时并非强调其年幼,而是带有一种亲切、爱护或对其潜力的认可。著名的典故“孺子可教”即源于此。

    • 来源参考: 《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张良遇黄石公的故事)。 来源:中华书局《史记》(可参考国学导航古诗文网的《史记》原文)。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孺子”条释义三:“指小子。含藴亲昵意。” 来源:同上。
  4. ​(古)指妾: 在古代文献中,“孺子”有时也用作对妾的称呼。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孺子”条释义四:“古代贵族妾的称号。” 来源:同上。
    • 来源参考: 《礼记·内则》:“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 郑玄注:“此谓適妻及孺子有故不在。” 来源:中华书局《礼记》(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礼记》)。
  5. ​(现代汉语)泛指年轻人(有时含轻蔑意): 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孺子”有时会用来泛指年轻人,但相较于“年轻人”一词,可能带有轻微的轻视或调侃意味,如“无知孺子”。

    • 来源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释义:“〈书〉小孩子;年轻人。” 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可参考其官方APP或在线授权平台如知网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孺子”一词在汉语中含义丰富,不同语境下有多种解释,以下是综合权威资料的详细释义:

一、基本含义:幼儿、儿童

指代年幼的孩子或未成年的孩童,不分性别。例如:

二、古代贵族继承人

特指天子、诸侯或世袭贵族的法定继承者:

三、贵妾或贵族妾室

古代贵族家庭中的侍妾称谓:

四、带有轻蔑的称呼

含贬义,类似“竖子”“小子”:

五、特指人物与典故

  1. 徐穉代称:东汉隐士徐穉字孺子,后以“孺子”代指清贫隐士。
  2. 《孺子歌》:出自《孟子·离娄上》的民谣,表达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六、成语延伸:孺子可教

典故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形容年轻人有培养潜力。如老师称赞学生“孺子可教”,即认可其聪慧好学。


以上释义综合自《说文解字》《礼记》《汉书》等古籍,以及权威词典和史学著作,涵盖历史、文学、社会制度等多重语境。若需具体文献出处或扩展例证,可进一步查阅相关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班竹碧窗闭眼比至层标炒米称惬登留独出己见杜陵遗老独禄独悟发憾放屁喇撒放钱飞抢拊背扼吭刚塞高静根种苟完国危还年驻色鹖鴠横纵怀黄潢星换算悔惭回塘鹘露蹄浑纯活法较为劫花警车九津櫑子灵宫露锋霾曀沵澷盘盏敲冰玉屑切韵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青绳桡木热芭人撒丁岛烧伤舒布丝路抬颏探龙颔卫摄文经武略窝穣无名饩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