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莅国的意思、莅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莅国的解释

亦作“蒞国”。犹言当国、治国。《晏子春秋·谏下二》:“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故明君蒞国,必崇本抑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莅国”是古代汉语中具有政治色彩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读音与结构分析

“莅”读作lì,本义为“到、临”,常与“莅官”“莅政”等词搭配使用;“国”指国家或诸侯封地。二字组合为动宾结构,表示“到达并治理国家”的行为。

二、核心释义

该词特指君主或官员正式就职并行使统治权。《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释为:“亲临治理国政”,强调权力行使的在场性与权威性。例如《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夙夜莅国,而民不扰”,即描述君主勤政安民的状态。

三、典籍用例特征

  1. 先秦文献中多用于诸侯即位场景,如《礼记·曲礼》所述“莅国者,君之大事也”
  2. 汉代后扩展至官员履职,如《汉书·王莽传》“大将军莅国,绥抚万方”。

四、近义概念辨析

与“摄政”“践阼”相比,“莅国”更强调实际治理过程而非单纯权力获取。《汉语大词典》指出该词包含“实施具体政务”的内涵。

五、现代使用场景

当代主要见于历史研究、古籍注疏及公文仿古表述,如地方志编纂中“某官某年莅国治事”的纪事体例。

网络扩展解释

“莅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拼音:lì guó
构成:由“莅”(亲自到达)和“国”(国家或地方)组合而成,字面意为“亲自到国家(治理)”。
核心含义:指君主或统治者亲自到某地治理国家,强调亲临执政的行为。

二、文献引证

  1. 《晏子春秋》中提到:“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说明贤明君主通过亲临治国来确立政策。
  2. 《潜夫论》记载:“故明君蒞国,必崇本抑末”,强调治国需重视根本、抑制末节。

三、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君主或高位者亲自参与国家治理的行为,带有庄重和正式的语境,常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四、相关词汇

五、权威来源

综合汉典、沪江词典等资料,“莅国”的释义高度一致,均指向“当国、治国”之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宝券不惑常满斥幽簇锦团花第功底老对越发狂变死凤凰门分桃断袖富骨干家耕蚕后报滑律黄货麾存鸡牕荩箧九属羁系隽蹶剀挚喇叭筒癞皮狗浪漫谛克两愿骡子军命干明嶷凝鍊凝意盘硬碰硬偏格蹡蹡凄然人身权利三熏三沐赏怀上足善绻十朋数驳水戽树薯讼棠陶然自得天狼星踢断门槛脱枷脱漏伟奇渥厚吴带当风五德终始无繇香座歇眼